当前位置

首页 > 养鹅 > 日常管理 >

未来10年养鹅行业发展策略

作者:   来源:    举报 收藏 时间: 2014-05-05 23:09 阅读:
    杨永水总经理说: “中国养鹅业小规模大地域,小个体大群体,小生产大产业,小农户大基地、小投资大盈利的养鹅模式,不是十年八年能改变的,小农户养鹅依然是未来几年养鹅的主角”。小规模农户饲养的种鹅一直是支撑我国养鹅大国的生力军,它的成本效益和生态可持续性是规模化设施化养鹅无法比拟的。养鹅占地面积大,农户利用房屋周边的闲置地块或利用荒滩弃耕地进行小规模生态放养,依靠自有劳力和饲料,降低成本,赚取边缘效益;随时卖鹅蛋或肉鹅是农民(尤其是对于弱势家庭)换取零用钱的有效渠道;其粪便或进入土壤或堆积发酵,就地消化并不构成污染。在现行的经济环境和市场需求条件下,庭院式养鹅有着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得到政府的大力肯定、支持和鼓励。
然而,从长远发展来看,随着现代化家禽业发展和养鹅产业经济研究的推进,以及农村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小规模庭院式养鹅将被集约化专业化工厂化逐步取代,届时中国养鹅业“ 散户为主、地位尴尬、被边缘化” 的局面将有所改变。所以,在今后10年中我国养鹅业要坚持庭院养鹅与规模化设施养鹅齐头并进的原则,以确保我国养鹅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三、推进南北互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以及江南地区,江河纵横,湖泊众多,植被茂盛,气候适宜,具有得天独厚的养鹅条件,是我国鹅的主产区,也是鹅肉的主要消费市场。而北方发展商业养鹅却是近20余年的事。
    我国北方素来少有吃鹅的习惯,却有着丰富的饲料和草场资源,所饲养商品肉鹅也一直将南方作为目标市场。20世纪80-90年代东北地区城市周边常遍布江、浙、皖地区鹅贩子开设的活鹅收购点,以收购屠宰加工并向南方贩运,后来这些手工作坊逐渐为规模化屠宰加工企业取代。北养南销的肉鹅生产格局却始终没有改变。
    近些年又形成了以鹅种蛋种苗贩运为主线的“北繁南养”新格局。本世纪初,有商业头脑的人就利用南北方鹅繁殖季节和价格的差异性,将北方的鹅种蛋或种雏批量调往南方各地。近几年,这种由民间自发形成的商业行为逐渐走向成熟,南北经纪人与孵化场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市场范围和调运数量越来越大,每年从北方调往南方种蛋和雏鹅可达到几千万以上。这种“ 北繁南养” 新格局缓解了南方种鹅繁殖淡季雏鹅短缺矛盾,满足了南方市场对雏鹅大量需求,同时为北方鹅种蛋和种雏提供了稳定的销路,有效地促进了北方种鹅饲养和孵化企业的发展。
    从以往的“北养南销”到现在的“北繁南养”都是良好的养鹅生产格局,值得肯定、提倡和大力推广。今后更要着力加强南北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必要时,可建议政府为之开设绿色通道。
    四、加强养鹅科研,解决专业化养鹅技术难题
专业化是养鹅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未来10 年要加强科研投入,解决专业化、规模化、设施化养鹅技术难题,如:鹅品种及配套系选育、鹅饲料研发、提高种鹅繁殖力配套技术、养鹅福利问题和疫病防制等。
    鹅品种和配套系选育。鹅种是决定鹅生产力和生产效益的根源,目前鹅品种培育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远远落后于行业发展,不能适应鹅业发展的需要。我国鹅品种资源虽然丰富,但大多存在原种场规模小、资金和技术力量薄弱、选育技术落后、杂交配套研究不深入、供种能力有限,无法满足现实生产和未来鹅业发展的基本需求。目前养殖户所引进的雏鹅大多来自千家万户所养未经选育的鹅群,生产力和体貌参差不齐,影响了产品质量和养殖效益。所以,今后要根据市场需求加强地方品种选育和杂交配套系研究,建立并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增加良种覆盖率,为我国养鹅业奠定坚实基础。https://www.46659.com
 5/5   首页 上一页 3 4 5

你可能也喜欢这些

产品供应

  • 产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