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鸡孵化率低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2.5.3 气温
夏季高温时种蛋保存条件差,蛋白稀薄,孵化率低;冬季气温低时,如果种蛋受冻,同样影响孵化率。
3 应对措施
3.1 加强种鸡的饲养管理
要提供全价配合饲料,正确地进行饲料的加工和贮存,以满足种鸡正常生长发育和产蛋的营养需要,维持其良好的种用体况。尤其是粗蛋白质,钙、磷、锌、锰,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B2 等,必须按饲养标准供给。加强种鸡的管理,确保鸡舍有适宜的温度、良好的通风、清洁的垫草;
重视鸡病的防治,严格履行防疫程序,防止疾病的发生;合理安排公母鸡的配偶比例,保证种公鸡有旺盛的繁殖力,提高种蛋的受精率,从而提高鸡的孵化效果。
3.2 科学贮藏和选用种蛋
保存种蛋适宜的温度为8 ℃~18 ℃,最初几天稍高些,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其温度应逐渐降低。保存种蛋的相对湿度为75 %~ 80 %。注意蛋库内通风,保证库内空气新鲜、无特殊气味。保存种蛋不超过1 周时,不用翻蛋;超过1 周时,每天翻蛋1 ~ 2 次,每次翻蛋45 度,防止粘壳现象发生。一般种蛋孵化前贮存期不超过一周,种蛋在最适贮放环境中,1 周后孵化率开始下降。 种蛋来源于鸡群遗传性能稳定,健康高产,无传染病,饲养管理正常,种蛋受精率高的优良鸡群。蛋越新鲜越好,存放时间越长,孵化率越低。保存种蛋的时间:春秋季节不超过7 d,夏季不超过5 d,冬季不超过10 d。种蛋产出后最好在3 d ~ 4 d 内入孵。种蛋的蛋壳应细致均匀,厚薄适中,对厚皮蛋、沙皮蛋、裂纹蛋要剔除;蛋壳表面要清洁,不应粘有饲料、粪便、泥土、蛋内容物等。种蛋的品质要好,用灯光视,应选择蛋黄颜色深、转动缓慢、转动范围小的种蛋;而贴壳蛋、散黄蛋,气室不在大端的蛋,均不宜
用于孵化;种蛋重应为55 g ~ 65 g;蛋的形状为椭圆型,蛋型指数最好为( 短径/ 直径)0.72 ~ 0.76 之间。
3.3 严格的种蛋消毒
消毒种蛋的方法有熏蒸消毒、药液喷雾消毒法、药液浸泡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等,但在生产中常使用的是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法。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时应注意在高温季节,有空调贮藏种蛋条件的孵化坊种蛋“出汗”现象较为普遍,一定要等到种蛋表面干燥后再进行熏蒸,防止甲醛渗透到种蛋内部造成中毒。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消毒, 一定要控制好剂量, 一般入孵前熏蒸消毒, 每立方米甲醛28 mL,高锰酸钾14 g。密闭20 min ~ 30 min。
3.4 良好的孵化条件
3.4.1 孵化温度
温度是孵化最重要的条件,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才能保证胚胎正常的物质代谢和生长发育。适宜的孵化温度为37.5 ℃~ 37.8 ℃。可采用恒温孵化法供温:即1 d ~ 19 d 为37.8 ℃;20 d ~ 21 d 为37.5 ℃。要求孵化室内的温度为22 ℃~ 26 ℃如果室温较低并无法提高时,则应提高孵化温度0.5 ℃~ 0.7 ℃;如果室温较高又无法降低时,则应降低孵化温度0.2 ℃~ 0.6 ℃。在孵化前要试温和调温,使孵化器( 机) 内各部的温度均匀并达到标准,孵化中应经常检查孵化情况,以便及时调整。
采用分批入孵时,应将新老种蛋间隔放置,可使温度均匀。为杜绝孵化器内部出现温差,可在孵化期间增加倒盘次数,进行调节温度。
3.4.2 孵化湿度
孵化湿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出雏阶段, 出雏时相对湿度不能低于60 %,以保持在65 %~ 75 %之间为最佳。较高的湿度有利于雏鸡啄壳,湿度低了会引起粘毛等现象,影响出雏。
3.4.3 翻蛋
多数自动孵化器设定的转蛋次数1 d ~ 18 d 为每2 h/ 次, 每天12 次。每天转蛋6 ~ 8 次对孵化率无影响。19 d ~ 21 d 为出雏期, 不需要转蛋。孵化的第一周转蛋最为重要,第二周次之,第三周效果不明显。转蛋的角度应与垂直线成45 度角位置,然后反向转至对侧的同一位置,转动角度较小不能起到转蛋的效果,太大会使尿囊破裂从而造成胚胎死亡。
3.4.4 通风换气
通风换气至关重要,特别是孵化后期,胚胎代谢增强,产热量多,需要氧气量大。在孵化操作时,将孵化器的进出气孔,第1 周全部关闭;第7 天时各打开1/3;第10 天时各打开1/2;第12 天时各打开2/3;从孵化的第3 周开始全部打开。但是,孵化室的温度应维持在20 ℃~ 25 ℃。一般在验蛋、转盘之后,将进出气孔全部关闭;待温度回升到正常时,再将气孔恢复到应该关、开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