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西平镇
三台西平镇
素有“小三台”美誉的西平镇地处三台县西部边缘,与德阳市中江县毗邻。明末清初,由于兵患、天灾、瘟疫等原因,致使四川地区人口锐减,“千里良田,无一耕种之人”。西平地区和四川一样,“终日虎豹逐鹿”,百里难见一个行人,情景十分凄惨。直到顺治末年,才有移民迁入。目前场镇上有85%以上人口是清初“湖广填四川”时迁进的移民、客家及后裔。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的古城墙,四门方向与实际方向相错90度,有意将面北的北门,叫东门;面南的南门,叫西门等,这是为了迷惑“匪盗”,而有意错呼。念佛楼、城墙及城门楼洞,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老城中的广东、福建、湖广(湖南、湖北)、江西4大会馆,大多为清道光年间建造。据老人传说,最大会馆是湖广馆,巍峨壮丽,还有钟楼和鼓楼。有万名碑,说明修建时有万人捐赠。广东馆保存最好,江西馆仅存门楼,湖广馆只有遗迹。古城一角的吴氏宗祠,约建于清乾隆13年(1748年),是四川吴氏客家中仅存的一处。
据文史专家介绍,中国古代城镇布局有“仿生学”原则,但是像西平镇这样以人体仿形非常罕见,而在民间则有古城布局似“美女晒羞”的说法,体现了“大地为母”的原始崇拜。古镇上修筑的了望台,保卫粮仓成为四川古镇最完整最独特的城墙体系,这种把军事功能和经济功能结合起来的古镇在全省并不多见,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颇具开发潜力。
由于城镇建筑布局与三台潼川老城相类,城墙有“围城三里三、穿城一里三”之说,是三台古城面积的三分之一,又是长期县内区署政治、经济片区中心,故有“小三台”之美称。
2010年1月,由四川省文化厅、省建设厅、省旅游局、省广播电影电视局、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四川)名城古镇文化旅游节暨“四川最美古镇”评选活动中,西平古镇以“厚重的客家文化和丰厚历史底蕴、优美的内外部投资环境”获得“四川最美古镇”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