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诊治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又名黏膜病病毒)引起的,以患牛出现腹泻,口腔、鼻腔黏膜发炎、糜烂、坏死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简称牛病毒性腹泻或牛黏膜病。
1 病原及流行病学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病原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成员,该病毒为单股RNA病毒,呈球形,有囊膜,直径50~80 nm,其对高温较为敏感,56 ℃条件下可很快被灭活,但在低温条件下病毒较稳定,其在-70 ℃条件下可冻干保存多年,普通消毒药物可很快将其杀死。该病毒可在胎牛的肾、睾丸、肺等牛源性细胞及猪肾细胞上生长,胎牛睾丸细胞和肾细胞最易被感染。
该病毒与猪瘟病毒为同属病毒,这两种病毒含有共同的可溶性抗原,因而二者在琼脂扩散试验、中和试验、免疫荧光试验中有交叉反应。用该病毒接种猪后,猪能对低毒力猪瘟病毒产生免疫力,但不能抵抗强毒株的攻击。
家养和野生的反刍兽及猪是本病的自然宿主,自然发病病例见于黄牛、水牛、牦牛等,绵羊、山羊也可发生临床感染,其在感染后可产生抗体。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各年龄的牛都易感,以6~18月龄的牛易感性较高。患病动物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毒通过病畜的排泄物向外散播。本病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引起感染,易感动物多因食入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或吸入带毒的飞沫而被感染,病毒可通过胎盘引起垂直感染,带病公牛通过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方式感染母牛。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秋末冬初发病较多。
2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7~14 d,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病例发病突然,体温40~42 ℃,高热稽留,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眼角有多量分泌物,鼻腔、口腔黏膜发炎、糜烂、坏死,流涎,严重腹泻,粪便恶臭,粪中常带有黏液或血液,部分病牛发生蹄叶炎,其趾间皮肤溃烂,皮肤与蹄壳结合部分离,跛行。
慢性病例体温略升高,鼻腔、齿龈、上颚、舌体发生卡他性炎症、糜烂,部分病例出现腹泻症状,病牛被毛粗
乱,消瘦,贫血。
3 病例
某养牛场牛只出现高烧、流涎、腹泻等发病症状,应用柴胡、阿莫西林等治疗未见好转。经临床观察,初步诊断本例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该群发病牛从外地引进,其发病时间约为10 d,至就诊时已死亡1头。
3.1 临床症状 患牛体温39.5~42 ℃,高热稽留,精神沉郁,食欲废绝,眼角有多量分泌物,鼻腔、口腔黏膜发炎、糜烂、坏死,流涎,严重腹泻,粪便恶臭,并带有黏液或血液,病情严重的排含血凝块的索状物。
部分病牛发生蹄叶炎,其趾间皮肤溃烂,皮肤与蹄壳结合部出现分离。
3.2 病理变化 病死牛消化道黏膜充血、出血明显,齿龈、舌面、上颚黏膜坏死、糜烂,瘤胃黏膜出血、糜烂,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小肠黏膜出血、坏死、脱落,肠壁变薄。
3.3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诊断本例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
3.4 防治 无害化处理病死牛,挖一深约4 m的坑,坑底及坑壁撒一层生石灰,将病死牛投入坑内后,再在尸体上撒上生石灰,然后按照盖一层土撒一层石灰的操作顺序将尸体完全掩埋。
全场消毒,将圈舍内、外环境清扫干净之后,用10%聚维酮碘,按1∶100稀释后全场喷雾。
全群投药,采用中药对本病进行防治,治则为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方用白头翁散加减:白头翁60 g、黄连30 g、黄柏30 g、秦皮60 g、黄芩40 g、银花60 g、连翘30 g、地榆60 g、侧柏叶60 g。
4 小结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临床较多见,故应引起重视。
养牛场要加强对该病的预防,消毒工作要全面、彻底。在平时的饲养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做好牛的保健,尤其要注意维生素的供给,以抵御该病侵袭。
对本病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采用中药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腹泻严重的病牛要适当补液,以防发生脱水和酸中毒。
作者:四川省阆中市二龙镇畜牧兽医站 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