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水产 > 其它类别 >

虹鳟鱼常见疾病防治

作者:   来源:    投诉: 举报 时间: 2014-04-10 20:24 阅读:
虹鳟鱼养殖疾病防治fMm四川养殖网
一﹑指环虫病fMm四川养殖网
1、          病原体:指环虫,属指环虫科。fMm四川养殖网
2、          流行情况:这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主要靠虫卵及幼虫传播,多数种类的适宜温度为20-25度,流行于春末夏初。fMm四川养殖网
3、          症状及病理变化:少量寄生时没有明显症状,大量寄生时,可引起鳃丝肿胀,贫血,呈花鳃状,鳃上有大量粘液,病鱼呼吸困难,游动缓慢而死。鱼苗或小鱼种患病严重时,犹以鳃丝肿胀,可引起鳃盖张开。fMm四川养殖网
4、          诊断:用显微镜检查鳃的临时压片,当发现有大量指环虫寄生(如每片鳃上有50只以上,或在低倍显微镜下,每个视野有5-10只)时,可确定为患指环虫病。fMm四川养殖网
5、          防治方法:1.鱼池遍洒福尔马林,用量为50克/m³水,药浴30分钟左右,然后加满池水并进行换水。fMm四川养殖网
     2.用2%的盐水浸泡10分钟左右,然后加满池水,并进行换水。fMm四川养殖网
二、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fMm四川养殖网
1、病原体:传染性造血组织坏死病病毒(IHNV ),属弹状病毒属。fMm四川养殖网
2、流行情况:主要危害虹鳟、大鳞大麻哈鱼为、红大麻哈鱼、马苏大麻哈鱼、河鳟等鲑科鱼类的鱼苗及当年鱼种,尤其是刚孵出的鱼苗到摄食4周龄的鱼种(体重0.2-0.6克)为甚,死亡率高;1龄鱼种也有患病的,但是死亡率不高,2龄以上鱼不发病。潜伏期的长短随水温而不同,10度时一般4-6天开始死亡,8-14天死亡率最高,可持续死数星期;10度以下症状发展缓慢,15度时自然发病现象消失。在苗种期换过IHN残存下来的带病毒鱼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可随粪、尿、性腺产物而排入水中;病毒放到水中及拌在饲料中投喂均可引起发病,所以可能是通过鳃和消化道而侵入鱼体。是鱼类口岸第一类检疫对象。fMm四川养殖网
3、症状:特征之一为鱼种突然死亡。病鱼首先游动缓慢,顺流飘起,摇晃摆动,时而出现痉挛,继而浮起横转,往往在剧烈游动后不久即死。此时出现的狂游为IHN特征之一。病鱼体色发黑,眼球突出,腹部因腹腔积水而膨大,鳍条基部充血,肛门处常拖着1条长而较粗的白色粘液便;贫血,鳃及内脏颜色变淡;口腔、骨骼肌、脂肪组织、腹膜、脑膜、鳔和心包膜常有出血斑点,肠出血,鱼苗的卵黄囊也会出血、因充满浆液而肿大。病后残存的鱼脊椎弯曲。fMm四川养殖网
4、防治方法:(1)加强综合预防措施,严格执行检疫制度。fMm四川养殖网
(2)发眼卵用伏碘水溶液消毒,浓度为有效碘50mg/L(即10L水中加入50mlPVP-I夜)药浴15分钟。fMm四川养殖网
(3)三黄粉中草药拌饲投喂,有防治作用,用量为每公斤饲料拌三黄粉10克。fMm四川养殖网
三、鱼类弧菌病fMm四川养殖网
1.病原体:多数学者鉴定为鳗弧菌,属弧菌科,弧菌属。属革兰氏阴性短杆菌。fMm四川养殖网
2、流行情况:可通过受损伤的皮肤及口而感染。饲养过密、水质不良水被污染等所引起的刺激反应,是发病诱因。该病流行于欧洲、美国、日本及中国等,死亡率高。孵化后数月至1足龄左右的虹鳟,发病快,死亡率高。fMm四川养殖网
3、症状:虹鳟患病时,体色发黑,鳃贫血,有的部位淤血、出血、眼球常突出,鳍及眼球也出血;躯干部的皮下和肌肉发生脓疡,体表形成一个较大肿起,肿起处皮肤出血;如脓疡形成在深部肌肉,则往往在体表不显肿起,肌肉各处有小出血点。有时精皮感染,引起表皮糜烂、变白、竖鳞、鳞片脱落,发生溃疡,鳍出血。肝、肠和生殖腺上可见弥漫性出血和点状出血,肠管内有带血的粘液状物,肛门红肿,排出黄白色粘液状粪便。fMm四川养殖网
4、治疗方法fMm四川养殖网
(1)外用药:fMm四川养殖网
a.聚维酮碘,用量为2克/m³水,浸泡20分钟左右,然后换水。fMm四川养殖网
b.二氧化氯,用量为0.5克/m³水,浸泡10分钟左右,然后换水。fMm四川养殖网
(2)内服药:在采用外用药的同时,选用下列一种内服药投喂,则疗效更好。fMm四川养殖网
a.恩诺沙星:每1000千克鱼体每天用药20-40克,拌饲投喂,连喂5-7天.fMm四川养殖网
b.氟苯尼考:每1000千克鱼体每天用药10-20克,拌饲投喂,连喂5-7天(注:氟苯尼考具胚胎毒性,亲鱼慎用)fMm四川养殖网
c.磺胺间甲氧嘧啶:每1000千克鱼体每天用药50-80克,拌饲投喂,连喂5-7天,第一天用药量加倍。 https://www.46659.com

产品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