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泥鳅苗种和人工泥鳅苗种成活率的比较
野生泥鳅苗种的成活率一般在 40 %一 60 % ,最高也不外 80 %。人工养殖的泥鳅苗种一般在 80 %左右,好的在 90 %左右,最高的在 95 % 左右。野生泥鳅苗种的养殖成活率偏低,分析原因主要是:
( l )捕捞方法 野生泥鳅苗种是在外收购或捕捞的,其方法多种多样,而又没有按照规范的技术操纵,轻易造成泥鳅苗种的伤害。
( 2 )中间过程复杂 泥鳅捕捉后,一般都经由长时间的高密度暂养,并筛选和运输,有的仍是多次筛选和运输,使泥鳅受伤,还长时间处于不安状态,体表黏液大量外泄,体质十分虚弱。
( 3 )营养不良 在暂养及筛选运输过程中,一般不喂食,这样长时间的停食,使泥鳅根本没有营养来源,体质显著下降。
( 4 )放养时间较迟 野生的泥鳅苗种放养一般都比较迟,这是由于泥鳅每年要在 3 月份以后,气温上升才会被农夫捕捞起来,因而野生黄鳝不可能一次捕捞,在较长时间内,不断捕捞,暂养累积一定数目后,经筛选再出售。这样时间往往都已在 6 月份甚至 7 月份,气温较高,而这些泥鳅因长时间的暂养、筛选及运输,已是伤痕累累,极易发病死亡。
( 5 )筛选和运输的工具不当 筛选时用筛子过鳅苗种,泥鳅小过筛孔轻易,但也受伤;大的鳅苗种过筛孔难度大,更易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