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发烧”病(发热病)
黄鳝“发烧”病(发热病)
(1)症状:黄鳝“发烧”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是运输过程中密度大、时间长或养殖密度过高,使黄鳝体表分泌的黏液在水中积累过多,加速水中的微生物发酵。另外,饲料过多,也会发酵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造成水温剧增,有时可达到40~50℃,从而导致黄鳝急躁不安、相互纠缠、腹部泛红,抓握挣扎力度极大。病鳝入池后不入穴,头部伸出水面,最后造成大批死亡。
(2)预防
①在运输前要先把黄鳝放人清水中蓄养,并经常更换新水,使黄鳝体表泥沙及肠内容物除净、排空。气温在23~30℃时,每隔6~8小时彻底换水1次;或每隔24小时在水中施放一定量的青霉素,用量为每25千克水体放30万单位青霉素,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②在放养鳝种前,一定要用生石灰彻底清池消毒。放鳝后,为了保持池水溶氧量,应在鳝池加放少量泥鳅。在生产季节,要经常加注新水,以改善水质。
③放养密度过高时,可把池中鳝种用笼捕出一批,并在池中栽植一些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等。
④发病时,要立即换水降温,但不能温差太大。如新水调运困难,水深30厘米的池子,每平方米水面加浓度为0.7毫克/千克的硫酸铜溶液50毫升,可抑制黄鳝黏液发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