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和常见病防治
一、建池
养鳅池建在阳光充足,水源好,有弱酸性土质的地方。以水泥池养鳅最佳,池底泥土要夯实,池壁应高于水面40cm,水深约30cm。面积:鱼苗培育池(可兼作产卵池、孵化池).每口8―12平方米;鱼种培育池每口16―40平方米;成鱼池100~150平方米。进出水口用铁丝网围住,可防泥鳅逃。另外,各种鱼池应建集鱼坑,面积为全池面积的1/10,深30cm,坑四周要用木板围住。池底宜向排水口顷斜,排水和捕捞。放养时,池底应放20―30cm肥泥,最好用 粘土,这样养殖的泥鳅体黄色、脂肪多、骨路软、肉质美。
二、繁殖
繁殖用的雌鳅要求体长20cm、体重18g以上,腹部膨大.性腺成熟。雄鳅应选择体长10cm、体重12以上,行动敏捷的个体。雌、雄鳅以1:2~3的比例搭配,放人亲鱼池 中饲养。当水温上升到20℃时,将泥鳅捕起,每尾雌鳅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每克体重注射15~20国际单位,雄鳅剂量减半。采用1ml的注射器和4号针头注射,注射部位为腹部中线上的胸鳍和腹鳍之间,也可背肌注射。当水温22度 以上时,注射10小时后产卵,可用棕片做附卵工具。孵化的水温为20―32℃,受精卵约2天左右孵出鳅苗。出苗1天后,每10万尾日喂熟鸡蛋黄1个,碾碎后调成汁投喂。每日换水2次。培育10天后,鳅苗长到1cm左右放入鱼种池内喂养。
三、饲养管理
泥鳅苗的放养量:每平方米水面可放3―4cm长的鳅苗40一50尾。水质要求黄绿色,透明度以20―30cm为宜。泥鳅食性杂,养殖过程中既要利用肥水培育天然饵料,又人工投饵。锹苗以动物性调料为主,随泥鳅生长可逐步加配合饲料比重。5―9月气温升到25―28℃时,泥鳅十活跃,必须经常保持水肥饵足,以促进泥鳅生长。当水温超立30℃时,应勤灌新水,以增加水中溶氧量并可调节水温。
四、常见病防治
4.1寄生虫病 病鳅常浮于水面,急促不安,或在水面打转,可每立方水施用0.5g硫酸铜防治。
4.2赤鳍病 病鳅的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出现充血,是鱼体受伤或池水恶化所致。每立方米用1g漂白粉全池泼洒防治。
4.3气泡病 病鳅胸中充气而浮于水面,因肠内氧气或其他气体过多所致。防止水质恶化,投饵要适量。充血,是鱼体受伤或池水恶化所致。每立方水用1g漂白粉全池泼洒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