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前期河蟹塘几种水色情况分析
从这段时间的跑塘服务来看,今年的蟹塘比较奇怪,为什么说奇怪呢?因为蟹塘水色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有水清的,有水浓的、有水混的。相比下来,忧比喜多,较往年来看水质较难调一点,在这边简单的梳理一下望能给各位老板一点帮助;
第一种,我们先来看一下所谓肥、活、嫩、爽的水
像这种水质,其实很多河蟹养殖户都会调,在放苗之前基本都能达到,那为什么苗下塘后水就调补过来了呢?可能有养殖户会说苗下塘不安稳自然会浑,其实这种说法对也不对,苗下塘水会浑,但正常水质状况稳定的情况下,3天左右就能净下来,如果净不下来就得考虑其他因素了。
第二种,水色往年常见的泥浆水
这种水色出现的原因大概有5点:
1、河蟹放养密度多大。这里的密度过大一个原因是,有些塘口拿的是外地苗,本身放养密度过大,有些能达到1700-2000只每亩,包括今年很多河蟹养殖户都加大了放苗力度。第二是一壳过后河蟹体积变大,环沟容纳量有限,溶氧不足,河蟹活动量大。
2、水里鳅鱼、鲫鱼等野杂鱼过多也会造成水浑。
3、前期蟹塘养殖用草伊乐草长势过慢,水没肥起来水中缺乏藻类,水草和藻类净水能力弱。
4、随着气温的回升,土壤里的休眠卵大量孵化,蟹塘水中枝角类大量繁殖,导致水体白混。
5、新开挖蟹塘水体和土质都不太稳定,遇到雨天养殖水体上下水体形成对流,底部有机质被携带上来,悬浮于水中形成泥浑。
处理建议如下:
1、虫多引起的白混水体,杂质较多的塘口在蜕壳结束2-3天后适当杀虫,并在隔一天后及时解毒,在杀虫后的第二天使用全效底改片,一袋5亩地降解水中杂质,分解死亡虫体,改善底部环境,在第三天使用纳米黑金+乌金膏,培肥水质之后用黄金益菌素调节水质,使水体恢复到肥、活、嫩、爽的状态。
2、泥鳅、鲫鱼等野杂鱼过多的塘口可用茶仔素及时杀除。若等到水草长起来了再杀效果就不大了,因为泥鳅、鲫鱼等野杂鱼也喜欢待在草里,一旦它们进草再想杀效果就难了。
3、蟹苗投放量过大的塘口,适度增加投饵量,防止蟹苗因为投饵不足而爬底导致水浑,在天气突变引起蟹苗应激性爬底的塘口,可外泼黄金多糖+高稳维C+抗激灵增强河蟹体质减少河蟹应激性,每天适当增高水位,提升河蟹活动空间增加水体营养。
4、做好水草养护工作,针对水草活力较差的塘口,可适当下点草肥,增强水草活力,提升水草对水体的净化能力。
5、投放螺丝,正常前期螺丝投放量在一亩地300斤左右,在螺丝下塘2-3天后水色会有所好转,然后用大芽孢一代20亩净水,然后用卵囊藻+乌金膏+纳米黑金肥水效果显著。
第三种是塘口中绛红色、黑褐色水俗称酱油汤
一般在水质pH碱度较高的区域出现,由水中大量原生动物大量繁殖造成的。主要含鞭毛藻、裸甲藻等。这种水色主要是前期水色太浓,长期投料过量或投喂劣质饲料,造成水体中的有机质过多,为原生动物的繁殖提供了条件。随着大量有益藻类的死亡,失去优势种群,有害藻类成为藻相中的主体,决定水色的显相。而有害藻类能分泌出某些藻毒素造成蟹苗的长期慢性中毒直至死亡。这种水质浓、浊,死,并有腥臭味。绛红色、黑褐色水体,以具鞭毛甲藻、裸甲藻等有害藻为主。这个信号,很是不详。这样的水质,先换水,然后补充硅藻泥,小球藻,光合菌,或利用枯草芽孢杆菌调控。
第四种水色是白浊色或乳白色或者带点绿色
这种水色可能是因为纤毛虫、轮虫、桡足类等浮游动物过量繁殖,若大量繁殖起来,就会把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全部吃光,呈现出雾状的乳白色水色,原生动物会随着时间上下浮动,使水色发生变化。也可能是天气突变导致倒藻水体藻类大量死亡,这种水色镜检藻类较少,水色发白或乳白色在没有虫子的情况下也表现为水体缺乏碳源。
建议:先调2-3天水(脱壳期别套调)然后用水博士一瓶15-20亩地解毒稳水,最后再用卵囊藻+乌金膏+纳米黑金补藻补肥,用过以后水色明显好转,然后再用黄金益菌素调水
第五种水色是今年较常见的浓绿水
这种水色表现为水体浓绿透明度低,镜检多藻类,通俗一点讲叫水体富营养化。具体原因在于前期水草长势不旺,对水体净化能力弱,池塘营养物无法转化吸收,部分原因在于去年年底用生石灰清塘药水没排干净,水体前期总碱度偏高,池塘自身生产力旺盛,加上今年温度较往年高,藻类繁殖速度快导致水体浓厚。还有一点就是外河靠近鱼塘,鱼塘水本来藻类就多,打进蟹塘后蟹塘自身来不及吸收,水体肥度导致水体发浓。
建议:外源水良好的情况下先调2-3天水,同时用强效底净改底,高浓度的过硫有助于杀掉部分藻类改良底部环境,然后用大水面芽孢杆菌3天用两次,一次一带20-30亩有明显效果。舍得下螺蛳的老板也可以多下螺丝吸收水体肥度达到净水的目的。
作者:水世纪黄卫
第一种,我们先来看一下所谓肥、活、嫩、爽的水
像这种水质,其实很多河蟹养殖户都会调,在放苗之前基本都能达到,那为什么苗下塘后水就调补过来了呢?可能有养殖户会说苗下塘不安稳自然会浑,其实这种说法对也不对,苗下塘水会浑,但正常水质状况稳定的情况下,3天左右就能净下来,如果净不下来就得考虑其他因素了。
第二种,水色往年常见的泥浆水
这种水色出现的原因大概有5点:
1、河蟹放养密度多大。这里的密度过大一个原因是,有些塘口拿的是外地苗,本身放养密度过大,有些能达到1700-2000只每亩,包括今年很多河蟹养殖户都加大了放苗力度。第二是一壳过后河蟹体积变大,环沟容纳量有限,溶氧不足,河蟹活动量大。
2、水里鳅鱼、鲫鱼等野杂鱼过多也会造成水浑。
3、前期蟹塘养殖用草伊乐草长势过慢,水没肥起来水中缺乏藻类,水草和藻类净水能力弱。
4、随着气温的回升,土壤里的休眠卵大量孵化,蟹塘水中枝角类大量繁殖,导致水体白混。
5、新开挖蟹塘水体和土质都不太稳定,遇到雨天养殖水体上下水体形成对流,底部有机质被携带上来,悬浮于水中形成泥浑。
处理建议如下:
1、虫多引起的白混水体,杂质较多的塘口在蜕壳结束2-3天后适当杀虫,并在隔一天后及时解毒,在杀虫后的第二天使用全效底改片,一袋5亩地降解水中杂质,分解死亡虫体,改善底部环境,在第三天使用纳米黑金+乌金膏,培肥水质之后用黄金益菌素调节水质,使水体恢复到肥、活、嫩、爽的状态。
2、泥鳅、鲫鱼等野杂鱼过多的塘口可用茶仔素及时杀除。若等到水草长起来了再杀效果就不大了,因为泥鳅、鲫鱼等野杂鱼也喜欢待在草里,一旦它们进草再想杀效果就难了。
3、蟹苗投放量过大的塘口,适度增加投饵量,防止蟹苗因为投饵不足而爬底导致水浑,在天气突变引起蟹苗应激性爬底的塘口,可外泼黄金多糖+高稳维C+抗激灵增强河蟹体质减少河蟹应激性,每天适当增高水位,提升河蟹活动空间增加水体营养。
4、做好水草养护工作,针对水草活力较差的塘口,可适当下点草肥,增强水草活力,提升水草对水体的净化能力。
5、投放螺丝,正常前期螺丝投放量在一亩地300斤左右,在螺丝下塘2-3天后水色会有所好转,然后用大芽孢一代20亩净水,然后用卵囊藻+乌金膏+纳米黑金肥水效果显著。
第三种是塘口中绛红色、黑褐色水俗称酱油汤
一般在水质pH碱度较高的区域出现,由水中大量原生动物大量繁殖造成的。主要含鞭毛藻、裸甲藻等。这种水色主要是前期水色太浓,长期投料过量或投喂劣质饲料,造成水体中的有机质过多,为原生动物的繁殖提供了条件。随着大量有益藻类的死亡,失去优势种群,有害藻类成为藻相中的主体,决定水色的显相。而有害藻类能分泌出某些藻毒素造成蟹苗的长期慢性中毒直至死亡。这种水质浓、浊,死,并有腥臭味。绛红色、黑褐色水体,以具鞭毛甲藻、裸甲藻等有害藻为主。这个信号,很是不详。这样的水质,先换水,然后补充硅藻泥,小球藻,光合菌,或利用枯草芽孢杆菌调控。
第四种水色是白浊色或乳白色或者带点绿色
这种水色可能是因为纤毛虫、轮虫、桡足类等浮游动物过量繁殖,若大量繁殖起来,就会把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全部吃光,呈现出雾状的乳白色水色,原生动物会随着时间上下浮动,使水色发生变化。也可能是天气突变导致倒藻水体藻类大量死亡,这种水色镜检藻类较少,水色发白或乳白色在没有虫子的情况下也表现为水体缺乏碳源。
建议:先调2-3天水(脱壳期别套调)然后用水博士一瓶15-20亩地解毒稳水,最后再用卵囊藻+乌金膏+纳米黑金补藻补肥,用过以后水色明显好转,然后再用黄金益菌素调水
第五种水色是今年较常见的浓绿水
这种水色表现为水体浓绿透明度低,镜检多藻类,通俗一点讲叫水体富营养化。具体原因在于前期水草长势不旺,对水体净化能力弱,池塘营养物无法转化吸收,部分原因在于去年年底用生石灰清塘药水没排干净,水体前期总碱度偏高,池塘自身生产力旺盛,加上今年温度较往年高,藻类繁殖速度快导致水体浓厚。还有一点就是外河靠近鱼塘,鱼塘水本来藻类就多,打进蟹塘后蟹塘自身来不及吸收,水体肥度导致水体发浓。
建议:外源水良好的情况下先调2-3天水,同时用强效底净改底,高浓度的过硫有助于杀掉部分藻类改良底部环境,然后用大水面芽孢杆菌3天用两次,一次一带20-30亩有明显效果。舍得下螺蛳的老板也可以多下螺丝吸收水体肥度达到净水的目的。
作者:水世纪黄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