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虾养殖病害发生的原因和防治
放养前,虾池清整不彻底,腐殖质过多,使水质变坏,给病原体繁殖浸染创造了条件;放养时,虾种体表没有进行严格消毒;放养后没有及时对虾体和水体进行消毒。引种时未进行消毒,有可能把病原体带入虾池,环境条件适合时,病原体迅速繁殖,局部体弱的虾将容易患病。刚建的新虾池,没有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就放水养虾,淡水小龙虾可能不适应该水体而患病。
2水温
水温突变,使淡水小龙虾发生应激反应,抗逆力降低,不能适应者感染发病,甚至死亡。
3饲料
淡水小龙虾喜吃新鲜饲料,如投喂不清洁或腐烂变质的饵料,或者盲目、过量投饵,再加之没有定时排污,造成虾池残饵及粪便排泄物过多,腐烂发酵,引起水质恶化,给病原细菌创造繁衍条件,导致淡水小龙虾发病。
4带病菌
购买种虾时,将伤残虾或带有病原细菌的患病虾一起购回。如没有进行体外药物消毒,同样会导致病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