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的养殖
一、牛蛙养殖简史、现状及前景
牛蛙原产美国洛山矶以东、北纬30~40°地区。在野生状态下,牛蛙生存了近3亿年,人工养殖牛蛙的历史不足100年。牛蛙的养殖,几乎遍及世界各国,国际市场每年的消费量达30万吨以上,每千克售价在10~50美元之间。
我国从20世纪30年代起在南方沿海一带开始牛蛙试养,真正完成试养应该从60年代初开始计算。
1958~1963年牛蛙曾多批引进我国大陆,并先后在20个省市进行养殖试验,但大多未成功。少数单位,如厦门水产研究所养殖较好。1963年1月从日本引进种蛙9只(雌蛙5只,雄蛙4只),1964年生产商品蛙30多担,1965年出口70多担,1966年出口200担。平均每亩水面牛蛙产量达33担(约1.9吨)。经过文革大动乱,牛蛙养殖业几乎破坏贻尽,仅个别地方保种或有的牛蛙外逃、回复野生状态。
80年代初,牛蛙养殖重新开始,到1987年,全国各地再次掀起牛蛙养殖热。
牛蛙养殖,在我国具有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1.具备适于牛蛙生活的气候地理条件
牛蛙原产地在北纬30~40°,与我国长江以北、北京以南的地理位置相同,气温基本接近。我国有广阔的适于牛蛙两栖生活的水陆环境,从中牛蛙蝌蚪可获得植物性饵料,成体可捕获以昆虫为主的活食。长江以南广大地区,更适于牛蛙生长繁殖。
2.牛蛙生长繁殖快
1只成年雌蛙一年产卵上万粒,孵化率可达90%,孵化后2个月变态为幼蛙,经1年生长可达0.5~0.6千克。如精心进行科学管理,每平方米水面可养牛蛙10只左右,每亩可产牛蛙500~1000千克。
3.饲养简易、适应性强:只要具备无污染的淡水水域,采取防逃措施,提供充足的饲料,防止天敌侵害,牛蛙养殖一般都能成功。牛蛙抗病力强,疾病少,冬季在冰下静水60厘米、流水35厘米处能安全越冬。因此,养殖牛蛙具有投资省的特点。
二、牛蛙的生物学特征及分类
牛蛙的学名为RanacatasbeianaShaw,在分类学上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中的一种动物。
两栖纲是脊椎动物(圆口纲除外)中种类最少的一纲,约2900种。蛙科是两栖纲中种类最多的一科,全世界有36属500多种,分布于除澳洲和南极以外的地球各大陆。牛蛙的个体在无足目中,仅次于原产非洲的巨蛙(RanaGoliath),后者体长可达32厘米,牛蛙则为20厘米。我国蛙科有6属72个种和亚种,分布广,个体数量多。其中虎纹蛙(Ranatigrina)棘胸蛙(Ranaspinosa)个体最重者也可达250~500克,是次于牛蛙的国产食用蛙类。
在我国养殖的种类还有一些与牛蛙形态或名称相近似的种类:
1.沼泽绿牛蛙
体型比牛蛙稍小。身体为浅绿色,背部及腿部有黑点,其他形态习性与牛蛙极相似。它常和牛蛙生活在美国的同一环境中,但沼泽绿牛蛙还可生活于盐度稍高的湖沼中。它的抗病力较强,尤其是很少得红腿病,其肉质较淡,口味较好。
2.西方牛蛙
体呈扁平状而伸长,四肢细而发达,头部阔而有锐角,前部为圆形。眼大,耳小。皮肤的皱壁自眼延伸至后肢。腿骨较胫骨短,胫骨长达躯体的1/2以上。蹼不完全。体色为绿黄色,杂有黑斑点。分布于北美洲西海岸。
3.印尼牛蛙
体长20厘米、头宽9厘米,前肢长达11厘米,后腿7厘米。体重最大可达1.5千克。体呈黑袍或绿色。分布于印尼苏门答腊岛的武吉巴里山一带,一般栖息于河边、洞穴或海拔5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中。
4.非洲牛蛙
5.非洲大牛蛙
三、牛蛙的生活习性
1.两栖性
牛蛙喜水,较少登陆。多栖息于水草丛生的江河、池沼、溪流、浅滩、湖泊等未被污染的淡水及其有草木遮荫的岸边。因牛蛙是两栖动物,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中最早登陆,但只初步适应陆生生活。它的皮肤全部裸露,保水性能尚差,而且必须保持潮湿,以进行皮肤呼吸,弥补肺结构简单的不足。另外,牛蛙无交接器,必须在水中抱对,产卵、排精、受精、孵化和变态。
2.野生性
有近3亿年野生历史的牛蛙被人类养殖还不足100年,而且大多为野外放养类型。因此,牛蛙至今还保持很多野生特性。如警觉性强,惧怕人类,稍受惊扰就跳跃逃跑或潜水、钻泥,利用保护色潜伏于草丛中;牛蛙跳高可达1.5米,跳远可达5~6米,攀爬铁丝网等网栏可近一米高,还可以从一个很小的洞隙中钻进出养殖场;在人们围观下往往不吃食,在喧闹的环境下往往难以抱对,产卵或排精等。
3.食性
蝌蚪以植物性食物为主,成体改为以动物性食物为主,成体牛蛙的眼睛对活动的物体敏感,善于发现并捕食活动的动物。在自然状况下很少吃死物。但在食物缺乏时,饥饿难忍,则出现自相残杀,一般为大蛙吃小蛙,也可能出现年轻健壮的蛙攻击衰老大蛙的现象;饥饿状态的牛蛙也吃死物或人工配制的饲料,经驯养即可改变吃活食的习性。
4.群栖性
牛蛙一般不集群活动,但也常几只或十几只共栖一处,每只蛙共有大致固定的栖居位置。尤其是每到生殖季节,常集体迁居到环境优良水陆场所高唱婚歌,然后繁殖。完成生殖任务后仍能各返回原栖息地。这种定向迁移的距离可达9公里之远。有人把牛蛙的眼弄瞎,它仍能从800米外返回原地栖息。因此,牛蛙在雨天黑夜能返回原栖息地就不足为奇了。人们认为牛蛙具有按地面或天文定向标进行定向活动的能力。
5.冷血变温性
牛蛙为冷血动物,其体温随环境温度而变,不具备恒温调节的结构功能。因此,牛蛙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各种活动明显受季节周期节律、尤其是水温变化所制约。如在北温带,牛蛙有冬眠4个月的习性;在我国两广、台湾、海南岛、云南,仅冬眠1个月;在25℃左右的人工养殖下,牛蛙不仅无冬眠性,而且常年可繁殖。
四、牛蛙养殖资金和物力投资
一般对已拥有土地和水域者来说,养殖牛蛙的投资主要有下列几方面:
1.建蛙场的围墙
根据建围墙的长短及材料,其投资额不同。
2.种源
对于大型养殖场来说,这是一笔较大的投资。
3.饲料
少量养殖牛蛙,饵料消耗少,基本上不化钱就能解决。大型养殖场则必须养殖蚯蚓等活虫喂牛蛙,制作豆浆等喂蝌蚪。
4.其他开支
包括工资、水电、运输、土地税,房屋兴建、工具的购置及其折旧费等。
以上各项投资均应一一进行计算、筹集,并量力而行,最后确定养殖牛蛙的规模及养殖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