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蚯蚓养殖的几点建议
世界上许多国家,如美国、日本、加拿大、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都比较重视蚯蚓的养殖应用和研究工作。蚯蚓不仅逐渐成为高蛋白质饲料和人类的食品、药品,而且在改良土攘、消除公害、保护生态环境上,在物质循环及综合利用、自然界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像蚯蚓这一类具有分布广泛、饲养简易、价格低廉、作用巨大等优点的动物,确有必要大力地研究和开发。我国广大生物科学工作者对于蚯蚓生物学、资源调查、蚯蚓养殖以及应用做了不少的工作,为进一步发展蚯蚓养殖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蚯蚓养殖业与其他事业一样,应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去发展,为此提出几点粗浅的建议。
(一)加强领导,科学地发展蚯蚓养殖业
蚯蚓养殖业作为一项颇有前途的新兴养殖业,目前许多国家已发展和建立了初具规模的蚯蚓养殖企业以及有关协会。如在美国年产 20 亿条蚯蚓的养殖企业大约有 50 家以上,日本在 1972 年已建立蚯蚓养殖场 200 余家,每年世界上蚯蚓的成交额达近亿美元。我国在 1977 年蚓蚓养殖也曾“火”了一阵,随后便无声无息。笔者认为,蚯蚓养殖与其他养殖一样,应因地制宜,科学地积极稳妥地去发展,切莫盲目,更重要的是依法行事,根据市场需求养殖。
(二)综合利用,避免单一经营
在国外,养殖蚯蚓大多从综合利用来考虑,蚯蚓往往作为处理公害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并用来做饲料,因此成本较低。例如在日本,蚯蚓养殖场大多由造纸厂附设,让蚯蚓来消化掉造纸过程中排出的废污泥和残渣。这样既消除了公害,又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并且所得的蚯蚓和蚓粪,还可作饲料和肥料,一举两得。一座 16500 平方米的蚯蚓养殖场,每年可处理废污泥近 3 60 0吨,同时可得到高蛋白质饲料约 2 加多吨,优质蚓粪约 22 的多吨。因此,笔者建议今后应大搞综合利用,用蚯蚓来处理城市的生活垃圾、土业污泥、废水,园林中的落叶、落果,农村中的秸秆、厩肥、沼气池废渣等有机物。对于我国南方酸性土壤和北方盐碱、沙滩地等可用蚯蚓养殖综合治理,以降低蚯蚓的养殖成本。并且可与养蘑菇、养锅牛、养牛业等结合起来进行蚯蚓养殖,可以形成物质的良性循环。
(三)建立蚯蚓育种场和繁育体系
蚯蚓是较低级动物,遗传变异性较大,也容易退化,为了保持蚯蚓优良品种的高产、稳产、优质等性能,必须有计划、有步骤、科学地繁育蚯蚓良种,建立三级繁育体系,即蚯蚓良种场、蚯蚓繁殖场、蚯蚓生产场。
良种场的主要任务是对蚯蚓进行驯化、引种、选育或杂交育种。按照预定的育种目标,运用基因工程、遗传工程、物理、化学等各种手段促使蚯蚓发生变异,进行选择、比较鉴定,以培育出优良品种,达到早熟、高产、繁殖快、生长快、优质(蛋白含量高,适应性好)、稳产(如抗逆性强,包括抗寒、耐热、抗旱、抗盐碱、抗酸等,饲料适应性强等)、低耗(饲料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的目标。同时,不断地进行种的提纯复壮。良种场主要任务为繁育良种。因此良种场必须要有较强的技术力量和较好的设备条件。生产场的主要任务是大量生产蚯蚓和蚓粪。饲料可就地取材,注意产品的开发和综合利用,降低成本。其养殖规模可大可小,并尽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繁殖场的主要任务是将良种进行大量繁殖,以便向生产场提供足够的种蚯蚓。
(四)科学养殖,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增殖率
在一定的时间内,蚯蚓单位面积的产量高低主要取决于蚯蚓的增殖倍数,即增殖率。蚯蚓的增殖率又主要由下列因素所决定:每条蚯蚓每年产蚓茧数;蚓茧的平均孵化率,即每个蚓茧平均孵出的幼蚓数;幼蚓成活率和蚯蚓的世代间隔天数。因此,首先要选择增殖率高的蚯蚓种进行养殖。同时要加强科学的饲养管理,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为了提高蚯蚓的增殖率,还应加强蚯蚓的基础理论研究,尽量采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包括生物激素、细胞学技术等)促使蚯蚓早熟,缩短生长周期和性周期,为的是多排卵、多产卵。
(一)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和利用蚯蚓资源
我国疆域辽阔,气候、土壤情况条件多样,生态环境复杂,蚯蚓种类繁多,数量丰富。各地应加强对蚯蚓资源的普查工作,为蚯蚓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也为引种、选育和杂交育种等奠定基础,并且还要做好蚯蚓资源的保护和持续利用工作,保护蚯蚓多样性。应充分利用本地蚯蚓资源,切莫盲目引种。
(六)、开发和利用蚯蚓,务必注意安全
蚯蚓虽可作为优质的饲料和上佳的食品,又可作为药材,但在使用前必须认真仔细地分析和检查,看蚯蚓是否已感染上寄生虫(因蚯蚓为某些寄生线虫和绦虫的中间宿主,往往因鸡、猪食用而感染)。据知蚯蚓可使鸡患 9 种寄生虫病,猪患 6 种寄生虫病。还要看蚯蚓体内有无重金属或磷、有机氯等农药的富集。因蚯蚓能从土壤和饲料中吸收锡、铅、汞等重金属元素以及砷等,并可成十倍地在体内组织中富集。因此在养殖蚯蚓过程中要严禁使用被重金属,有机磷、有机氛等农药污染的或带有寄生虫的饲料来喂养蚯蚓。以保证所养殖出来的蚯蚓安全性。
总之,养殖蚯蚓,在我国还是一项新兴的产业,各地应因地制宜,积极稳妥地,根据市场的需求,科学地去发展,切莫一哄而起,一哄而散,或以投机取巧的心理去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