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养殖:常见疾病的防治
孔雀的疾病预防首先是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消毒工作,对栏舍、食具、水具要经常打扫、清洗、消毒;饲料要卫生、营养全面(经常补充动物性饲料、青菜等;在饮水中加入电解多唯水)。其次应经常观察孔雀群动态,及早发现病情。
孔雀属野生禽类,在长期的大自然选择中形成了较强的抗病力。但如果管理不善,也很容易出现以下几种疾病。
1、呼吸道疾病 主要是指感冒引起的支气管炎、肺炎、结核病等。病孔雀一般表现为羽毛蓬松干燥、不爱活动、呆滞嗜睡、反应迟钝、呼吸急促。( 可用小诺霉素或土霉素治疗)
2、体内寄生虫病 由于孔雀喜吃昆虫,所以易感染线虫病、蛔虫病、滴虫病以及球虫病等,发病孔雀明显特征为迅速消瘦。(用盐酸左旋咪唑片等防治)
3、孔雀白痢 表现为排出灰白色稀便、肛周粘屎、精神沉郁、嗜睡厌食、毛松翅垂、打寒战等。(治疗:痢特灵0.04%,饮水中加入庆大霉素:2000-3000单位/只)
4、大肠杆菌病 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羽毛松乱。(用氯霉素、新霉素或庆大霉素都可治疗)
5、葡萄球菌病 孔雀败血型葡萄球菌病,发病孔雀表现为精神不佳、食欲减退、低头缩颈、呆立不动。(可用庆大霉素、痢特灵、氟哌酸、链霉素等进行治疗)
孔雀的疾病治疗要合理用药,杜绝乱用药、滥用药。
1、掌握疾病易发时期,适时预防。用药物预防疾病,应在疾病易发期前进行,有针对性地预防,而不能采用长期用药的方法。平时,对零星死亡的禽也要剖检,以掌握禽群发病动态,为药物预防提供依据。
2、发现疾病及时确诊,正确用药。一旦发生疾病应立即诊断,查明病因并根据药敏试验正确用药。一般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或四环素类药物敏感,革兰氏阴性菌对链霉素、氯霉素等药敏感,而链球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均不太敏感,青霉素防治球虫病效果很差。另外,结合本场情况,对本场疾病治疗效果不明显的药物不要使用,同时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防治疾病。
3、掌握药物的用法、用量和疗程。通过饮水或拌料途径给药,一定要经过预扩散,使药物浓度均一,片剂药应彻底粉碎。不易溶于水的药物,如痢特灵,不能结合饮水给药,否则先饮到水的禽因药物浓度太低达不到治疗目的,最后饮水的禽因药物过量易发生中毒。饮水给药事先要断水,并尽量在2——3小时内饮完。另外,首次用药量应大些,预防疾病用药量一般为治疗量的一半,严禁超量投药或小剂量长期用药。疗程要根据病情确定,急性病疗程一般为3——5天,症状完全消失可停药;慢性病或疾病预防一般7天为一疗程。视实际情况可用药几个疗程,但每个疗程应间隔3——5天,最好几种药交替使用。
4、注意药物的质量、副作用及配伍禁忌。药物质量直接影响疾病治疗效果,过期变质药应严禁使用。有些药物虽然疗效好,但副作用较大,这类药应谨慎使用。如服用磺胺类药会降低禽对饲料和水的摄取量,降低其生产性能;磺胺类、呋喃类药物以及金霉素等能使禽产蛋量下降;长期服用红霉素及四环素类药物会影响禽体对钙的吸收。同时使用几种药应注意它们的协同与拮抗作用。有些药物合用会降低药效,如青霉素或链霉素与氯霉素、磺胺类药合用,四环素与青霉素合用,庆大霉素与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磺胺类药合用,均影响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