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养殖在家猪品种改良中的作用
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衍是近年来新兴的养殖热点,特别是同种属野生动物与家养畜禽间的杂交,在野生动物中寻找家养畜禽退化丢失的优良性状的目的基因,主要是杂种优势的利用将会是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育种学家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下面分析野猪养殖在家猪品种改良中的作用。
野猪是野生动物资源的重要成员,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品种保护必须与开发利用结合才能更好的得以实施,实现产业化保护式的开发利用模式,在保种的同时进行研发利用。在保护中探求利用的途径,在利用同时探索保护的最佳方法,合理的利用野生动物,会对扩大野生动物种质资源以及保护产生积极的影响。
现代野猪与家猪远祖相同,家猪是在古代由野猪驯养、繁衍而来。西南亚、中国及东南欧是家猪起源较早的三个中心。在长期的饲养过程中,体型外貌发生了改变。家猪品种改良一直是猪育种学中的主要方向,育种学家通过不同品种、品系的家猪之间进行杂交育种,经过严格的品种性状评定,选育出了家猪良好的经济指标。然而,高生产性能的家猪对环境的要求更高,致使抗逆性等原本优良的性状不断退化,甚至丢失。在家猪中已经退化、丢失的优良性状,不可能通过家猪各品种、品系间的杂交获得恢复。因此,脱离单纯家猪方面的育种,扩大基因杂交范围,结合现代育种技术方法,对于改良、提高家猪生产性能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经过选育的家猪与野猪的杂交后代,可集家猪野猪之长,显示出较好的杂种优势,既继承了野猪瘦肉率高,适应性强,野味浓厚,又克服了野猪季节发情、产仔少和不易饲养等缺点,使之能正常繁殖饲养,尤其在肉质上表现出现代人类对营养需求的特点,最大程度的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1. 产仔数增加杂种猪发情周期平均为21 d,发情期持续1~2 d与家猪相同。野家杂交母猪的母性较好,与野猪杂交产仔数可达10头以上,最多可达到18头,通过寄养和人工辅助饲养等方式可完全克服纯种母野猪产仔数和成活率低的缺点。
2.抗病性增强野猪对于自然界恶劣的气候等条件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野猪与家猪杂交后代继承了野猪抗逆性强的优点,耐寒耐热,食性较杂。喜欢拱食玉米、土豆、地瓜、花生秧、地瓜秧、谷穗、南瓜、茄子、树叶、胡萝卜等青绿饲料和蚯蚓等小昆虫。在经过驱虫和免疫后发病率较低,在人为环境饲养条件下育成率高达98%以上。
3.肉质风味提高影响猪肉品质的主要因素有猪的品种(遗传)、饲料和饲养管理及屠宰加工等,其中遗传因素是影响肉质的主要因素。野猪与家猪杂交主要是杂种优势的利用,野家杂种猪肉色鲜红,肉质鲜嫩,营养丰富,瘦肉率高,同等体积比家猪重10%,脂肪含量低,含有17种氨基酸,亚油酸(C18—2)含量比家猪高2~2.5倍。另外,野家杂种猪肉中含有抗癌物质锌、硒等。
研究表明,杂种猪瘦肉率较高,可达62.5%,板油少,仅为家猪的20%;肌肉间脂肪沉积少,胆固醇含量低;背膘薄,肉鲜嫩,剪切力为家猪的60%;野杂种猪耐粗饲,胴体瘦肉率明显高于家猪; 对18头子午岭野杂种猪F1横交后代(F1×F1)和八眉猪、约克夏猪的肉质特性和胴体品质进行比较,F1×F1肉色评分最高(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