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农户“零存粮”粮食安全隐忧初现
农户存粮在我国粮食储备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长期占比约为50%。然而,记者在豫鲁皖粤等地调研时发现,随着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广大农村“藏粮于民”的格局发生明显变化,产粮区农户“零存粮”现象增多;另一方面,受产业转移等因素的影响,沿海大量务工人员出现回流,粮食消费压力悄然向内地转移。
业内人士表示,上述两种变化相互叠加,或将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产销区粮食消费格局,给国内粮食安全提出新的挑战。
■ 现状调查
农户存粮意识越来越淡
骄阳似火,在中储粮安阳直属库滑县库区收购点,42岁的农民张登云正挥汗如雨,忙着从车上卸粮食。这位来自河南滑县王庄镇的种粮大户告诉记者,当天一共拉了6000多斤小麦过来,家里还有10多万斤没有来得及卖。“和前些年比,现在老百姓家里存粮的越来越少了,为了图省事,加上急着外出务工,很多人都是地里收地头卖,我是种粮大户,但卖完以后家里也没啥存粮。”
在山东省兖州市小孟镇李家楼村,村民张其文介绍,早几年开始,自己家里就不存粮食了,今年的小麦也是一次性卖光。“存粮不是件容易事儿。一是咱院子小,地方不够;二是三放两放,一过夏天,虫咬鼠嗑,斤秤也不少失。”张其文说,“还有,村里青壮劳力都出去打工了,二次卖粮的时候想找人帮忙都难。”
中储粮安阳直属库党委副书记尚社民介绍,根据测算,当地老百姓目前卖“地头粮”的在40%左右,而且近年来这一比例还在增长,由此说明农民存粮意识越来越淡了。
据了解,农户存粮在我国粮食储备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长期占比约为50%。但国家粮食局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近年来农户存粮趋于下降:有61%的农户存粮只够7个月所需的口粮;有10%的农户存粮只够维持3个月的消费需求;另有29%的农户甚至不存粮或很少存粮。
江西余干县枫林湾村一共230户,是一个远近闻名的产粮大村,但该村目前存粮农户不到30%。村支书吴顺太介绍,前些年因为担心粮食涨价或者出现灾荒,家家户户都存口粮,多的甚至一年都吃不完。“现在打工一天挣上百块钱,够买几个月的馒头,加上粮食连年丰收,很多人认为有钱就行,没人觉得会闹粮荒。”
今麦郎面粉兖州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赵双林告诉记者,在农民“零存粮”现象增多的同时,除了国有粮库外,现在手中粮食最多的是小商小贩等粮食经纪人,“公司附近的大安镇前道义村,一个小贩今年就收了600吨粮食。”
粮食消费形势悄然调整
“从‘藏粮于民’到‘零存粮’,这样的变化不容忽视。”华南师范大学“三农”与城镇化研究所所长胡靖认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如果不发生大的粮食危机,依靠市场基本可以解决粮食问题。“但是当遭遇粮食歉收或大的灾害时,一旦市场供应减少或价格异常上涨,容易引发抢购甚至恐慌。尤其是一些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农村地区,一旦发生粮食危机,如果农户家庭没有存粮,而外界粮食难以送达,后果不堪设想。”
产区农户“零存粮”增多的同时,记者在粮食销区采访发现,近年来,受产业转移、城市化进程加速等有关因素影响,东南沿海城市吸纳的大量内地劳动力出现回流趋势,产销区的粮食消费形势也随之悄然调整。两种变化相互叠加,给当前的国内粮食安全提出了新的课题。
南方粮油市场经理蔡焕元介绍,早在2005年前后,市场每天交易量达4000吨,从2008年以后就一直在走下坡路,今年截至目前,平均每天的销量仅有2200吨,跟高峰期相比下降了近一半。“随着外来人口的波动式下降,粮食消费往内地转移是大势所趋,市场想回到曾经的高峰期已经不可能了。”
安徽省粮食局副局长戴绍勤表示,由于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从主产区的角度看,不光农民储粮备荒的意识淡了,不少地方政府对保障粮食安全也存有 “轻率的乐观”。而当前农户“零存粮”现象的增多,以及外出务工人员的回流,可能给内地粮食消费形成“两头堵”的局面。
■ 专家建议
地方粮食储备应走出“计划模式”
面对农户“零存粮”现象的增多,以及当前产销区粮食消费形势的变化,有关专家表示,当前仍要高度重视“藏粮于民”的稳定器作用;同时应立足农村实际,保持和扩大农户的粮食储备规模,改善和提高农户存粮质量。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丁声俊认为,破解农户“零存粮”问题,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充分意识到未来粮食供求可能面临的严峻挑战,重新唤起农民存粮备荒、保障粮食安全的意识;另一方面也要创新农户存粮思路,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品种、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农户存粮,采取不同的存粮形式。
“在农户分散的山区,因为交通不便,服务较弱,要大力提倡农户自己存粮。国家给予支持,粮食部门也要普及一些实用简便的存粮方法。”丁声俊说,“在粮食主产区,则可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积极鼓励粮食购销企业通过‘粮食银行’等形式,开展代购、代销、代储和兑换业务,还可以通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行农户粮食集约化储存,让农户储粮的形式更加多元化、更具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