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州畜牧局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零距离”问儿童
按照中央、省委和州委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体部署,自开展活动以来,州畜牧局坚持上下联动,结合部门行业特点,将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作为衡量和检验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从六个方面入手,边学边查边改边立,重点解决密切群众“服务零距离”的问题。
一是注重解决思想认识上的“最后一公里”。针对个别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化,服务群众、依靠群众的意识还不强,联系群众服务有距离、感情有隔阂、作风有漂浮等“最后一公里”问题,局党组首先从消除党员干部思想认识误区入手,班子成员以上率下,结合凉山发展现代畜牧业,把畜牧业作为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导产业来抓,积极围绕关系群众利益实际突出问题,党员干部下基层调查研究,定“调研课题”,带着问题下去、带着办法回来,切实解决群众所想、所盼、所需、所急。
二是注重解决惠民政策上的“最后一公里”。中央和省州近年来在畜牧良种、草原生态建设保护、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等方面,不断制定出台推进产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性扶持措施。为保证产业扶持政策家喻户晓,切实解决服务“停在嘴上”,政策“走在路上”,甚至“梗阻截流”,中央、省委和州委惠农政策“没落实在群众身上”的问题,州畜牧局要求各县市畜牧部门采取村委会和养殖场、户等公众聚集场所张贴等形式,广泛宣传和积极落实各级强农惠农政策,全面提高了惠民政策的知晓率、覆盖面和落实度。
三是注重解决末梢神经上的“最后一公里”。基层工作是基础、更是末梢,做好基层工作是保障畜牧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为做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打好畜禽免疫“最后一针”, 州畜牧局要求各县市畜牧部门要加强免疫效果监测,实行常规监测与随机抽检、集中监测相结合,以提高全州动物防疫质量和密度。州畜牧局定期组织免疫效果监测与评价工作,对被抽检的养殖场、乡镇、村存栏畜禽群体抗体合格率未达到规定要求的,督促尽快进行补免。为提升基层动物产地检疫率,建立了动物产地检疫管理新体制,全面推行“官方兽医+协检员”的动物产地检疫工作制度,即每个行政区域至少配备1名官方兽医和若干名动物检疫协检员,纵向实行1名官方兽医联系辖区内所有协检员的“一带多”互助关系;横向实行1名官方兽医负责多个报检点、规模养殖场、屠宰场的“一包多”包保责任,着力解决基层这个最末梢动物出栏不检疫问题。为有效强化生鲜乳全产业链安全监管,生鲜乳三方检测实施了“前置后延”管理新机制,即监管前置到养殖场、奶站,用第三方检测资源监测养殖、生鲜乳及运输环节;后延到收购企业,对乳企收购原料奶的批批检测进行监督抽检。
四是注重解决技术服务上的“最后一公里”。畜牧部门是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一线阵地,做好畜牧业新技术推广普及是职责所在。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农户养殖素质。我州养殖业历史悠久,养殖者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正是因为这些经验的存在,使传统的养殖技术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以至于对先进的科学技术接受较慢。此外,基层养殖户获取科学知识和现代技术的渠道有限,消息的闭塞使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无法传播到位。大力开展科普强农惠农行动,传播科学知识,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活动,一方面能使养殖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通过技术培训,使他们接触最实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另一方面,推广人员在给养殖户带来知识和技术的同时,也激发了养殖户对科技知识的渴求,燃起了他们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热情。提高科技入户率,推动行业整体发展。畜牧业技术推广的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进场、进村、进户。只有走进广大养殖户的家中,采取广泛宣传、技术培训、科技对接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解决养殖户的实际问题,才能有效地解决畜牧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将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才能有效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新技术推广为畜牧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实践机会,他们在把科技知识带给广大农民,解决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把畜牧科技推向一个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领域。通过培训和讲座,把一些新的养殖技术、新的信息传递给农牧民群众,提高农民的养殖水平,在生产技术上给他们以指导,这些活动对农民来说是非常有益的。而反过来讲,畜牧科技工作者通过与农户接触,可以了解到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对其今后的科研工作、项目立项等都有帮助。
五是注重解决舌尖安全上的“最后一公里”。畜产品安全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密切相关,面对畜产品安全监管面广、线长、监管不能全覆盖的实际,州畜牧局不断加大养殖投入品监管、兽药残留检测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力度,保障全州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喝上“放心奶”。强化养殖投入品监管,对生产、经营、使用假冒伪劣和含违禁物质饲料兽药的违法行为,严厉进行打击和查处;加强畜产品安全检测,在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监测任务基础上,每年都安排专项资金,开展“瘦肉精”等违禁物质和抗生素等药残检测;狠抓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扶持养殖场、屠宰企业、专业乡村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严格执行“四不准一处理”,严防病死动物和病害产品流入市场、流上餐桌。
六是注重解决群众利益上的“最后一公里”。加强权力运行监管,对行政审批、行政执法和行政许可等权力事项,最大限度的压缩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空间,最大可能的下放行政事权,最大程度的优化行政办事流程,减少了执法不公、以权谋私等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解决了老百姓办事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建立健全群众诉求反馈机制,对技术诉求,组织相关专家现场指导,解决难题,化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