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信息 >

兴文县共乐镇拖船村茵红李“专合社+农户”新模式促百姓增收

作者: 来源: 投诉: 举报 时间: 2014-07-09 10:54 阅读:

 宜宾布谷鸟讯(赵莹 列英 张云杉)“公司+基地+农户”和“专合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经常听说起,但“专合社+农户”以土地入股这种形式很少,到底怎么样?农户是否有收益?q6A四川养殖网

近日,记者来到兴文县共乐镇拖船村,对当地探索的“专合社+农户”的新模式一探究竟。
                                      
                                     剪枝提茵红李品质
因连续几日的阴雨天,山间小道弯弯曲曲、泥泞不堪,但置身其间,映入眼眶的是一片片翠绿色,田间地头满是缀满沉甸甸果实的李树,勤劳的村民在地里修枝、摘果、松土,在土地里,他们忙碌的身影,成为山间一道动人的风景。
“我们这个茵红李口感脆,味道甜,还有二十多天就成熟啦,就可以收获采摘了。”拖船村四组村民张兴平一边在地里为李树修整一边抬头对记者说。如今,拖船村有四个组的村民几乎都种上了茵红李,小小的茵红李承载着拖船村村民致富增收的希望。
张兴平提到的合作社,是兴文县石海家清茵红李种植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注册资金152万元,目前社员9人,现有茵红李种植面积760亩,覆盖拖船村3、4、5、6组四个组的村民。
“村民以土地入股,而种苗由专合社买单,村民只需参与日常管护;合作社负责为村里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合作社负责人、拖船村村主任李家清告诉记者。合作社将集体土地按照双方自愿、公平流转入股,按照三七分成,农户占七成,合作社占三成,合作社对茵红李种植实行统栽统管,采取统一供应农资和技术指导,统一经营销售,保证产品质量,打造茵红李品牌。
“今年我们的茵红李产量预计约3万斤,经济收入达10多万元,能带动四个生产组400余户,1800余人经济收入。”李家清告诉记者,入股分红充分调动起村民的积极性,纷纷投入到茵红李的管护行动中。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和广大农村一样,拖船村大部分的青壮年纷纷下海,或前往沿海一带打工,或进城务工,家里剩下老人和儿童,许多土地和山头成了荒山,现在土地入股分红,村里大部分闲置的土地又被充分利用起来了。
尽管前景是美好的,但是刚开始的时候,还是困难重重。“当时好多村民不想干,以前我们村曾发展过桃子,但是因为管理不善、种苗不好,结果没有收成。”回忆起当时刚开始种植茵红李,张兴平曾疑虑重重。“镇政府的同志和合作社社员几次上门动员,从思想上灌输村民寻求致富的渴求,并给大家从各方面分析、讲解,公布了新的合作方式,新的入股分红方式。”共乐镇镇长朱远军说,许多村民尝试着参与了进来。
“因为我们没啥风险,只出土地入股,苗子、化肥、技术管理都是政府和合作社支持,这种合作方式农民获益最大。”张兴平是第一在村里带头种上茵红李的,他家今年种了十多亩土地,全家人的地都用来种上李子,预计产值达3万元左右。“合作社给我们统栽统管统售,村民只需要负责日常管理,其他都用不操心。”张兴平笑着补充道。https://www.46659.com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产品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