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视野生动物防疫,将给人类带来致命威胁
2006年,一名兽医在法国一处公园内给鸭子注射H5N1的疫苗。这种禽流感最初从家禽传染给了人,然后又传给了野生的鸟类。科学家称,野生动物的其它疾病如果不加控制,也可能会威胁人类的健康。
摄影:JEAN-PHILIPPE KSIAZEK,法新社/盖蒂
撰文:Mark Strauss,国家地理
那种病毒快速而致命,在短短三个月之内就夺走了162个生命。它所留下的尸体都带着皮肤病变,并有严重的肺炎迹象。
如果受害者是人类,那么2011年的那场疫情恐怕要占据全天候的滚动新闻了。但是,由于死去或垂死的都是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斑海豹,这次事件并没有引起全美国的关注,更不用提全世界了。
公共卫生官员称,这种想法也恰恰说明了一系列潜在致病性疾病对人类是多么危险。我们会忽视某种能置我们于危险境地的野生动物疾病,因为一种能够杀死动物的新型病毒也可能成为人类流行病的前兆,如埃博拉、艾滋病、非典和中东呼吸综合征等。
当动物聚集在较小的区域内时,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传播的严重程度也会随之增加。
——美国国家野生动物健康中心Jonathan Sleeman
所有上述疾病都是人畜共患病,其共同的特点就是,起初都是从动物传染给人类。事实上,感染野生动物的病原体比那些没有野生动物宿主的病原体感染人类的概率要高一倍。
2011年,几头死亡的斑海豹被海水冲到了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海滩上。随后,科学家们发现,它们都感染了一种H3N8型禽流感病毒,而这种病毒对人类也是致命的。
摄影:RICH BEAUCHESNE, PORTSMOUTH HERALD,美联社
不仅如此,从动物身上传来的病毒一直持续不断地让我们措手不及。在美国,人类若诊断出某种疾病,必须强制上报给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而对于野生动物的疾病则并非如此,其上报仍然是随机、临时的,即便环境变化后疫情变得更加频繁也是这样。
美国国家野生动物健康中心主任及流行病学家Jonathan Sleeman说:“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新出现的疾病种类一直在增加。”这些疾病能传染得很快,也能传染得很远。他说:“其后果非常严重,会使野生动物的数量出现显着下降,甚至可能导致物种灭绝。”
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新的方法来治疗动物,并阻止病毒造成公共健康威胁。但是,Sleeman称:“一旦某种疾病进入到野生动物当中,想要管控它就会非常困难。”
他说,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强劲的检测系统,赶在疫情爆发之前将其阻击。他认为,刚开始的时候,应该建立一个实验室网络,专注于诊断野生动物疾病,并全都遵守相同的标准操作规程。
他说,除此之外,各州和各政府机构之间应该加强协调:“疾控中心研究人类疾病,农业部研究国内动物疾病,而我们(国家野生动物健康中心)则研究野生动物的疾病。不过,我认为,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需要重点将我们的专长和资源结合起来,并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保护农业经济和公众健康。”
气候变化成了蓝舌病爆发的元凶。这种疾病曾害死了欧洲各地的许多牲畜和野生动物。温暖的天气让昆虫能够携带着这种病毒向更北方传播。
摄影:CHRIS RADBURN, PA WIRE,美联社
病毒大染缸
所有爆发的这些疫情都有一个相同的哺乳类动物,那就是人类。气候变化据信是横扫欧洲的蓝舌病的元凶。温暖的天气让昆虫能够携带着这种病毒向更北方传播,到达荷兰等地,感染牧场的动物以及如马鹿和野生山羊之类的野生动物。
其它动物传染病,如施马伦贝格病毒曾被借助鲜切花贸易的昆虫传播到了全世界,而环境污染也抑制了某些动物免疫系统的发育。
但是,动物传染病的主要驱动因素还是栖息地丧失。为了扩展市郊,种植作物,人们砍伐了森林,而运河和水坝则从将水从湿地中转移了出去。
Sleeman说:“当动物聚集在较小的区域内时,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传播的严重程度也会随之增加。”
从一个物种传播到另一个物种,再传染回来,简直就像是一个大染缸。
人类对自然土地的入侵,也让病原体更容易从野生动物界侵入到人类和驯养动物身上。例如,在马来西亚,刀耕火种式的森林砍伐迫使果蝠到果园里去寻找食物,而果园附近的养猪场则为果园提供了廉价的肥料。不久之后,果蝠就携带着尼帕病毒(Nipah virus),先是传染给了猪,然后又传染给了养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