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疫巴氏杆菌病诊断及综合防治
一、发病情况
最急性型常见不到任何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急性型病鸭初表现眼流出浆液性或粘性的分泌物,常使眼周围羽毛粘连或脱落。鼻孔流出浆液或粘液性分泌物,有时分泌物干涸,堵塞鼻孔。轻度咳嗽和打喷嚏。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绿色。嗜睡,缩颈或嘴抵地面,腿软,不愿走动、步态蹒跚。濒死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痉挛、背脖、两腿伸直呈角弓反张状,尾部摇摆等,不久抽搐而死,病程一般2-3天。慢性型病鸭多见于日龄较大的小鸭,病程一周以上。病鸭表现精神沉郁,少食,共济失调,痉挛性点头运动、前仰后翻、翻转后仰卧、不易翻起等症状。少数鸭出现头颈歪斜,遇惊扰时不断鸣叫和转圈,倒退等,而安静时头颈稍弯曲,因采食困难,逐渐消瘦而死亡。
二、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明显的病理变化,心包积液,心包膜有纤维素性渗出物附着。慢性病例心包内有纤维素块填充,病程长者,纤维素性渗出物机化成干酪样。肝脏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素膜,易剥离。肝质脆,有的肝脏肿大。气囊浑浊增厚,气囊壁上附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脾脏肿大或不明显,表面附有纤维素性薄膜。
三、实验室诊断
采自该鸭场病死鸭作为病料。
1.病料处理 剖检病死鸭只,记录眼观变化。无菌操作采取死亡雏鸭肝脏、脾脏、心脏,采病料时用烧红的刀片烧烙组织,而后用灭菌棉拭子或接种环通过烧烙表面插入组织或心脏内取样。做病料触片及染色镜检。
2.镜检结果:用瑞特氏法染色时,可见到两极浓染的小杆菌,呈两极染色特性。
3.细菌培养特征:培养24小时后,在巧克力琼脂平板培养基上均可见由细菌生长,且大多数菌落都比较单一。菌落均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发光,不溶血,圆形隆起,颜色为灰白色,奶油状,大小为直径约1mm。
4.血清型鉴定:采用玻片进行凝集试验。在载玻片上滴加I型、II型标准阳性血清,用接种环蘸取纯化培养后的待检菌,滴加至阳性血清上并均匀涂开,观察是否凝集。结果显示,分离得到的菌株中均与I型标准阳性血清发生凝集,说明我们分离得到的菌株均为I型。
5.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我们自临床分离到的RA耐药比较严重,大多数仅对红霉素、氯霉素、壮观霉素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的耐药性最强,对四环素、氨苄青霉素敏感度也比较低,
四、结论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的诊断及对细菌培养特性、生化特性的实验,可以确定我们分离到的确是鸭疫巴氏杆菌。
五、综合防治
应该注意下列几个方面:
1.制定一套合理的防疫卫生制度,消除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因素,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
鸭是小动物,抗病能力低,一旦发病再采取措施往往来不及。因此,必须因地制宜地制订本鸭场适宜的防疫卫生的具体措施,及时做好包括清洁卫生、消毒、免疫预防等工作。
2.加强鸭群的健康监测。
对鸭群的健康状况要进行经常性的监测,如生产水平、行为的变化、饲养管理水平、饲料营养、鸭群个体及群体健康、主要疫病免疫体水平、消毒效果等进行监测,对不合要求的,必须进行调整,使鸭群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通过对环境及免疫抗体水平的检测,可了解环境卫生状况及免疫效果,这些均为制订严密的防疫制度和科学的免疫程序提供科学依据。
3.杜绝可能导致疾病传染和流行的环节。
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在每次进雏前,有1-2周的空舍时间,便于清扫和消毒,确保下批雏鸭的防疫安全。对于从外地引进来的鸭只,做好必要的免疫预防,至少隔离观察一个月,然后再混群饲养。控制外来人员及非生产人员进入鸭场,并注意鸭舍清洁、卫生、消毒和通风干燥及提供优良的饲料等。
4.带鸭消毒。消毒是控制鸭病的重要措施,严格的消毒甚至比打预防针更重要。由于细菌和病毒是肉眼看不见的,养殖户就忽视了消毒,完全没有合理的消毒制度,觉得时间长了,背起喷雾器消消毒吧。为此,建议养殖户应树立严格的消毒观念,鸭场大门口、鸭舍门前应设消毒池,进出鸭舍的人员,除更衣外,鞋底也要进行消毒。剖检死禽时要远离鸭舍,死鸭及剖检后的鸭尸体要深埋或烧毁,剖检场地及剖检人员的手脚要消毒。
5做好免疫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