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云南省昭通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王应萍
抗生素在兽医临床上应用广泛,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增强疗效,降低药物毒性,防止病菌产生耐药性。
在兽医临床治疗工作中,抗生素的应用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抗生素的抗菌谱和适应症
1.1 青霉素类 是通过干扰病菌细胞壁合成而起杀菌作用,其不能在体内代谢,进入动物机体后很快以原形方式从尿液中排泄掉。
常用的有窄谱青霉素G和广谱氨苄青霉素。对青霉素G敏感的革兰氏阳性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放线菌、芽孢杆菌、丹毒丝菌、梭状芽孢杆菌等。氨苄青霉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和厌氧菌的效果较青霉素G弱,而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效果则比青霉素G强。
1.2 头孢霉素类 是与青霉素相似的杀菌剂,但其较少导致变态反应,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都有作用,对葡萄球菌、巴氏杆菌、大肠杆菌、放线菌、嗜血杆菌、丹毒丝菌、梭状芽胞杆菌和沙门氏菌都有效。
1.3 氨基糖甙类 包括链霉素、双氢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等。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菌和某些革兰氏阳性菌有效,但对链球菌和厌氧菌无作用。这类药物在碱性条件下的活性比在酸性条件下强,所以用这类药物治疗尿道感染(尿液呈碱性时)有特效。
这类药物不能通过消化道吸收,只能通过肾脏排泄。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与青霉素类抗生素及头孢霉素类抗生素有协同作用。
1.4 四环素类 四环素类抗生素主要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其抗菌谱广,是能抑制霉形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和细菌的广谱抗生素,但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变形杆菌和假单胞菌等几乎无作用。
1.5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包括红霉素、螺旋霉素和泰乐菌素等。这类抗生素可抑制细菌生长,其口服吸收好,可通过肝脏代谢。红霉素对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有作用,是治疗弯曲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1.6 磺胺类 磺胺类药物对大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有作用,并可抑制衣原体、弓形体、球虫等,其在坏死组织中无活性,口服容易吸收,在机体组织中扩散良好。
2 抗生素应用注意事项
2.1 动物种属和品种 不同的动物吸收和排出抗生素的能力不同,狗和猫对药物的吸收、排泄能力通常是相同的。
磺胺类药物应用于食肉动物可引起结晶尿和肾功能衰退,给狗长时间投服某些磺胺类药物会引起干性角膜结膜炎。口服广谱抗菌素会干扰马盲肠、结肠以及反刍动物瘤胃中的细菌发酵,引起严重的消化紊乱。青霉素和大环内酯类药物不能用于家兔、豚鼠等动物,其用后可能引起致死性肠毒血症。
2.2 毒性作用 肾脏疾病可诱发氨基糖甙类药物对动物(特别是猫)的毒性作用,这类药物只通过肾脏排泄,其在动物出现肾功能衰竭时可在肾中蓄积,对患肾病的动物应尽量避免使用通过肾脏代谢排出的药物。肝脏是脂溶性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对患有肝病的动物,在投用靠肝脏代谢排泄的药物时应投以较低的剂量,有其他选择时,应避免使用经肝脏代谢的药物,如磺胺类。给怀孕后期母狗使用四环素类药物可引起幼犬乳齿的釉质缺损和变色。对新生动物用药必须了解其对不同药物的吸收、排泄特点,以免产生毒害作用。
2.3 感染部位 对特定部位的感染应考虑使用相应的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被广泛代谢,因此不能用于泌尿道感染的治疗。对大脑和眼睛的内部组织感染,只有能穿过完整细胞膜的亲脂性药物,如磺胺类才能产生药效。炎症可增加局部的通透性,在发炎的情况下,氨苄青霉素和强力霉素能进入大脑和乳腺中。
2.4 剂量和给药途径 动物严重感染时,常常是每隔不少于8 h投给最高剂量的药物。长效抗菌剂不适于急性严重感染病例的治疗。动物越大,则每单位体重的药物使用剂量应越小。
疗程长短是根据感染的性质和动物的治疗反应来决定的。
给药途径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用药的方便性,对严重感染病例,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选择静脉注射治疗。虽然药物拌入饲料方便,但会影响动物对药物的吸收。
3 注意配伍禁忌
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目的是获得协同作用,以提高疗效,并防止或延缓细菌产生耐药性,减少个别抗菌药物的毒副作用。
联合用药指征:动物严重感染,如发生败血症等用单一抗生素不易或不能控制时;混合感染,用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时;较长时间用药,细菌可能产生耐药性时;感染部位抗菌药物不易渗入时,如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生细菌性脑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