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小麦实现丰产高效目标的品种选择、种子处理、耕地与整地、秸秆还田、播种方式、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控、适时收获等配套技术要求。
一、小麦主要生育指标和生产指标
(一)群体动态指标
每亩基本苗15万~18万,冬至苗35万~45万,最高苗45万~60万,抽穗期穗数28万~35万。
(二)产量结构指标
有效穗数28万~35万/亩,每穗粒数35~40粒,千粒重42~52g,籽粒产量400~500kg/亩。
二、栽培技术措施
(一)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或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小麦品种。选择适宜稻茬小麦生态生产条件的高抗条锈病、耐肥抗倒、丰产性好的品种,如川麦104、绵麦367、川麦42等。
(二)种子处理
优先选择由种子公司生产销售的经过精选和包衣处理的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小麦种子。对于自留种子,应在播前进行精选,去除病粒、瘪粒、芽粒、杂质等,晴天晾晒3天,再用杀虫剂拌种,防控地下害虫。
拌种步骤:取10ml40%甲基异柳磷乳油,加水1kg稀释成药液;将10kg小麦种子在塑料纺织袋上摊开,用喷雾器将稀释药液均匀喷洒种子;喷药后将种子堆闷3~4小时,再摊开晾干,即可播种。
(三)耕地与整地
对成都平原部分质地偏砂(壤)、排水良好的稻茬田,可进行旋耕整地,但必须注意选择适当时机,避免过湿耕作千万的板结。绝大多数稻茬田土壤粘重、温度大,宜采取免耕栽培。无论免耕还是旋耕,都需要开好边沟、厢沟,做到沟沟相通,利于排水降湿。边沟宽25~30cm、深25~30cm,厢沟宽20~25cm、深20~25cm。
(四)秸秆还田
稻草可全量还田,还田方法依播种方式而定。采用免耕露播稻草覆盖栽培方式,收水稻时应留长草,以便播后盖种;采用半旋播种或全层旋耕播种的,收水稻时应将稻草切碎抛洒,以利旋耕整地和机械化播种。注意,在旋耕翻埋稻草时,须将地块整平、踏实。
(五)播期播量
1、播种期
多数品种高产播期在10月26日~11月5日。春性较强品种(如川麦56)应适当推迟,以11月上旬这宜;春性较弱、生育期相对较长品种(如川麦55)应适当提前,以10月20日~25日为宜。
2、播种量
每亩基本苗15万~18万。据此推算,每亩用种量,发芽力正常的种子,大粒型品种(千粒重45~50g,如川麦42、川育23等)播种量10~12kg,中小粒型品种(千粒重45g以下,如良麦4号、绵麦45等)播种量8~10kg。
(六)精细播种
免耕露播栽培采用2BJ-2型简易播种机播种,播后用稻草覆盖;或采用2BFMDC-6、2BFMDC-8型播种机播种,播种、施肥、还草等工序一次性完成。若采取翻耕栽培,可选择2BJ-2型简易播种机或全层旋耕播种机。播种深度控制在3~4cm,过深不利出现苗和分蘖发生,过浅则可能盖种不严,影响全苗。
(七)养分管理
1、施肥总量及分配
每亩施纯氮10~12kg、磷肥(P2O5)6~8kg、钾肥(K2O)5kg,使N:P:K达到1:0.6~0.8:0.5。氮肥60%作底肥、40%作拔节肥施用,磷钾肥全部用作底肥一次性施用。施用的化肥要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
2、肥料种类
为便于机械化播种,底肥习题选择复合肥。复合肥应尽量选择质量合格,以氮、磷为主,适当兼顾钾素的类型,既确保丰产,双节约成本。苗期、拔节期的追肥可用尿素、碳酸氢铵、磷铵等。
(八)水分管理
在秋雨较多的年份,播种及出现苗阶段水分管理之重点是排渍降湿;天干年份,可在播前或刚托业种之后灌一次“跑马水”。拔节前后灌一次拔节水;丘陵稻茬田在灌浆盛衰阶段注意清沟排湿。
(九)化学调控
对植株高品种或群体过大麦田,应苗期和拔节初期喷施矮壮素或矮丰,惟控高防倒。50%矮壮素100~300倍液,或50g矮丰对水20~30kg,均匀喷雾。
(十)病虫草害防控
1、化学除草
免耕麦田应在播前7~10天进行化学除草,用除草剂“克无踪”200g对水30kg喷雾。小麦苗期(12月上旬)再进行一交化学除草,重点防控麦麦草、棒头草、锯锯藤等杂草,每亩用骠马50ml、麦喜10ml对水30kg混合喷施,效果良好。
2、赤霉病防控
在小麦抽穗扬花阶段,应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如气温达到15℃左右,气象预报连续3天有雨,或10天内有5天以上是阴雨天气,或有大雾、重露时,应喷药预防赤霉病。
防治方法:在初花期(开花株率10%左右)和盛花期喷药。每亩用70%甲基硫菌灵100g,或80%多菌灵超微粉50g,对水30kg喷雾。在防治赤霉病时,若蚜虫达到了防治标准(田间蚜穗率20~30%),可加入20g 10%吡虫啉,混合喷药。
3、后期“一喷三防”
稻茬小麦进入灌浆期后,随着气温的上升,很可能发生条锈病、蚜虫等多病虫混合危害,可在4月中下旬的适当时候进行“一喷三防”。每亩用100g磷酸二氢钾、20g 10%吡虫啉和70g 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对水30kg混合喷雾。喷药后5~7天,查看药效。结蚜虫发生较重田块,视实际情况再单独防治一次,每亩用20~30g 10%吡虫啉,或15~20ml嗅氰菊酯乳油,对水30kg喷雾。
(十一)适期收获
于完熟初期用半喂入收割机及时收获,收获过程中麦秆切碎抛洒,利于秸秆还田操作和下茬水稻栽插。小麦收后应及时晾晒扬净,含水量低于12.5%以下时进仓储藏,预防霉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