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猪病防控的十条制胜法宝
冬去春回,万物复苏,正是猪补栏的好时机,但由于春季天气变化无常,昼夜温差大,多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和支原体等)易于繁殖和存活,加上畜禽调运频繁,增加了疫情传播风险,如果日常管理不当,会导致猪的抵抗力下降,这些病原微生物会趁虚而入,造成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为此,养猪场(户)要贯彻以防为主的方针,从采用消除病原、改善环境及提高饲养管理等综合防控措施入手,多管齐下,确保养猪业健康发展,具体措施上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 提高防疫意识
养猪场实行封闭管理,严禁闲杂人员进出。养猪场(户)之间不串门;养殖区域禁止外来人员出入,特别要杜绝走乡串户的猪贩等人员进入养殖区域;养猪场(户)不在市场上购买猪肉(可买鱼肉、鸡肉、牛肉等代替或自宰猪食用),上饭馆应养成不吃或少吃猪肉的习惯,以防带入病菌,造成疫情传播。
2 坚持自繁自养
养猪场(户)坚持自繁自养,尽量不从外地、外场引进生猪,实行全进全出的养殖模式。确需从外地或外场引种时,应做好引种地的疫情调查,同时做好引种前后的检疫和隔离工作,以防引入病猪和隐性感染猪。生猪引到场后,应隔离饲养半个月以上,并按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及预防性投药,让其产生适应本场生物环境的抗体。确定无病后方可与原有猪群混养。
3 调控猪舍环境
春季养猪要解决好舍内保温和通风的矛盾。养猪场(户)应重视硬件建设和设施投入,气温较低时可采用暖气炉或热火炉供暖,同时应用局部保温设施,如红外线保温灯或加热板等,防止仔猪扎堆诱发消化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同时应在保证舍温的前提下,建立适于春季使用的排风系统,以利排除舍内的氨气、二氧化碳和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搞好猪舍卫生,及时清理舍内粪尿,降低舍内湿度,降低有害气体浓度,保持舍内空气清新。
4 强化消毒
春季是病原微生物生长与繁殖的活跃季节,清洁、消毒是切断疫病传播、杀灭或清除停留在猪场及猪体病原的有效方法。应定期对环境,包括栏舍、场地、用具、器械及排水道、母猪体表等进行消毒,还应注意卫生死角,如装猪台、污水沟、储水池、食槽等场所、设施的消毒。
生猪全部出栏后,相关场所和物品实施终末消毒,彻底清扫猪场并用烧碱和生石灰等消毒,用具用消毒液浸泡或喷雾,密闭的圈舍可用熏蒸法消毒。猪场彻底消毒后14d再饲养下一批生猪。
正常情况下,养猪场(户)应每周对猪舍和环境进行1次消毒,疫病流行时,应坚持每天消毒。平时应及时清扫圈舍,勤换消毒药,以确保消毒效果。尽量选择安全、高效、无刺激、无毒性及无异味的消毒药进行带猪消毒。
5 做好免疫接种
生猪按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能产生特定的免疫保护力,这是减少疫病发生,减少死亡,提高养殖效益的有效手段。
养猪场(户)要根据当地情况和自身猪场猪群的健康状况制定符合实际的免疫程序,并根据抗体检测结果调整免疫程序,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免疫接种。春季需要重点免疫的疫病有口蹄疫、猪瘟、猪流感、猪肺疫、仔猪副伤寒和大肠杆菌病等。
6 科学喂养
春季可对育肥猪及种猪采取定时定量饲喂全价饲料的常规饲养方式。
春季管理的重点是仔猪的饲养,仔猪体小,缺乏先天免疫力,体温调节机能和消化功能尚不健全,在气温变化大的春季,饲养管理稍有不慎,便会引起疫病发生和流行。
在改善饲养环境的前提下,应加强哺乳猪的饲养管理,保持母猪乳房的清洁,以使仔猪顺利度过新生关、补料关和断奶关。在母猪怀孕后期注射疫苗可使仔猪获得抗体。应科学配制全价饲料,保证日粮营养均衡,增强仔猪体质,使其顺利度过春季。
春季青绿饲料缺乏,应尽量在日粮中添加一些胡萝卜类的多汁饲料,以促进猪的食欲,同时应注意补充维生素。
7 做好检疫工作
春季是生猪出栏、流通频繁的时期,做好检疫工作对控制疫病、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有重要 意义。
一要严格执行产地检疫,规范产地检疫工作,做好生猪免疫档案和免疫标识的查验,把好临床检查关,严格按照畜禽产地检疫规范标准执行检疫,及时做好动物及其产品的离地检疫,确保离地生猪及其产品的安全。二要强化屠宰检疫,屠宰场点污染严重,加之春季气温回升,为病原微生物的滋生繁殖提供了条件,因此做好屠宰检疫至关重要。对进屠场的动物要严格查验耳标和产地检疫证明,做到凭标凭证进场,不允许无检疫证明和免疫耳标的生猪进入屠宰环节。对待宰生猪要加强实验室检验,杜绝疫病传播。三要严把运输检疫关,春季生猪引种频繁,引进种猪要慎重,要严格检疫,规定检疫疫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必须呈阴性。公路动物检疫站应切实履行好职责,实行24h值班制,做好查证验物工作,对疑似动物及其染疫产品按规定及时上报处理,做好车辆消毒工作,建立登记制度,确保运输检疫率达100%。四要做好监督检查,动物卫生监督人员要巡回检查生猪饲养场、肉类加工场、屠宰场点、肉品市场、生猪交易市场、猪产品仓储库等场所,对违章违规行为要按规定查处。五要定期进行检测,重点检测猪瘟等一、二类传染病,阳性病猪坚决扑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