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技术要点
随着中国养猪水平的不时提高以及市场行情的动摇,养猪生产中抓好仔猪、种猪及肥育猪的生产是决定养猪经济效益的关键点。严格分阶段饲养,缩短母猪的空怀期,合理营养,强化免疫工作,预防疾病,调整优化母猪群结构、缩短经产母猪的繁殖周期等是提高母猪生产效率,实现提高母猪的年产窝数、窝产仔数和仔猪的成活率及窝重的关键措施。
第一阶段为配种前 20d 根据母猪体况,维持营养的基础上增加 10% 20% 营养。
第二阶段为配种至配种后 20d 严格限制饲喂量,降低营养供应量,营养需要可控制在略低于维持需要的水平。
第三阶段为配种后 21 90d 按常规饲养,供给母猪维持需要的营养。
第四阶段为配种后 91d 至配种后 114d 分娩)供给高营养水平。
第五阶段为哺乳母猪,以高营养水平饲养(提高营养浓度和采食量)第四阶段的基础上,增加 10% 左右的营养供应。初产母猪高营养水平饲喂的时间适当延长。对于体况较差的母猪,则要注意多投料,以使母猪保持七八成的膘情。
母猪的空怀期与膘情有关。一定范围内,母猪越瘦,空怀期越长。对青年母猪在配种前 7d 左右要实行短期优饲,供给足量的优质饲料让母猪自由采食。对膘情较好,断奶后 7d 还不发情的母猪,用生殖激素、维生素 E 和公猪诱情等方式催情,通过公猪分泌的外激素气味和接触刺激,引起母猪脑下垂体分泌促卵泡素,促使母猪发情和排卵。另外,还可以通过注射性激素如孕马血清来诱导母猪发情。要注意初产母猪的适配月龄。后备母猪要求生长发育良好,不应过肥,体重达到 75kg 以后,就应限制精饲料的采食。
待母猪发情症状明显之后 12h 最佳配种时间,配种 8 12h 后再复配 1 次,一般都会取得较好配种效果和获得较高产仔数。从品种来看,国地方猪种发情持续时间较短,排卵较早,可在发情后第 2d 配种;引入品种发情持续时间较长,排卵较晚,可在发情后第 3d 配种;杂种猪可在发情后第 2d 下午或第 3d 配种。如果配种前,用促排 3 号处理母猪,配种效果则更佳,因为促排 3 号能促进卵子幼稚和集中排出,从而提高受胎率,增加产仔数。
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的监护,母猪分娩前 3 5d 将分娩舍消毒冲洗,使产舍干燥、卫生和保温,或把母猪赶入专门的分娩舍,使母猪习惯新的环境。注意在产前 1 周应减少饲料的饲喂量,以防母猪胃肠内容物过多而压迫子宫引起早产、难产,可饲料中适当添加 0.75% 左右的轻泻剂,以防止母猪分娩期便秘。
做好人工接产的所需的碘酊、抹布、催产素及产后仔猪的保温设备等物品的准备工作,防止母猪难产和产程延长。母猪分娩后,当天肌注氯前列烯醇,促使子宫内胎衣碎片的完全排出,同时也利于母猪断奶后再发情。产后 3d 内,每天肌注抗生素预防母猪子宫炎的发生。
哺乳期的长短应由母猪和仔猪的情况综合决定,母猪的泌乳量从产仔后逐渐上升, 21d 前后达到高峰,之后则分泌量下降,泌乳量较大的时候,母体中的雌激素量很少,母猪不会发情。而仔猪在 21 日龄以前,生活力较弱,营养补充主要靠母乳,通常生产条件下是无法替代的 21 日龄以后,仔猪所需营养已超出母乳量,这时的仔猪就需采食一些干饲料。综合考虑,仔猪适宜的断奶时间应该在 21 日龄以后,大多数猪场的经验是 28 35 日龄时断奶。
足够的纤维有利于维持母猪消化系统健康,抚慰肠道蠕动,食糜以正常速度通过消化道,可减少母猪恶癖 ( 啃栏、异食、空咀嚼、过量饮水、不安静等 ) 有利于哺乳期提高采食量,防止母猪便秘,可使用人工盐,减少便秘现象。及时鉴别诊断疾病引起的便秘,采取有效措施。
母猪胎次不同,产仔率有明显差异。第 1 2 胎产仔数较少,第 3 6 胎产仔数较多,第 7 胎后产仔数逐渐减少。猪群中合理的母猪胎次结构以 1 2 胎的母猪占母猪群的 30% 35% 3 6 胎占 60% 7 胎以上占 5% 10% 为宜。但应根据品种繁殖性能、饲养管理水平等因素决定,如品种繁殖力强的母猪,高胎母猪可留得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