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伤的防护
毒蛇咬伤对人类的危害性确实较大,其死亡率和致残率相当高,是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产蛇地区的一大自然祸害,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很大威胁。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把蛇伤造成的危害降至最低点。
一)做好个人防护许多毒蛇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的景物颜色很相似,不容易被人发现。所以,在野外劳动或徒步行走,特别是进入深山草丛时,最好带上一根木棍,可以打草驱蛇避免蛇伤。另一方面,人被毒蛇咬伤的部位,多为四肢的裸露部位,如腕、踝关节、足背部及小腿等处。因此,在蛇类较多的地方干活或行走,最好不要赤脚走路,应该穿上高腰球鞋、胶鞋、长裤子,必要时绷紧裤角;晚上外出必须带上照明工具,这对预防毒蛇咬伤有一定作用。此外,捕蛇和购蛇的专业人员,不仅要掌握捕蛇方法和了解蛇伤的急救措施,更应做好个人防护,不要赤手捕蛇,以防因麻痹大意而造成意外伤害。
在集市观看毒蛇时,千万不要靠得太近,防止毒液进入眼睛引起中毒。尤其是眼镜王蛇和眼镜蛇,它在发怒时,会喷射毒液,射程达数米之远。毒液一旦喷人眼内,必须立即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或用结晶胰蛋白酶1 000~2 000单位,加生理盐水10~20毫升溶解后,滴入眼睛浸洗,这样可将蛇毒破坏,从而避免了眼睛中毒的症状发生。
为了保证安全,从事收购和宰杀毒蛇的人员,特别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操作时,最好戴上长筒革制手套,使用夹蛇钳,严防斩断的毒蛇头随地扔放,以防蛇头跳动而造成伤害。严禁自恃技术熟练而放弃防护。万一需要徒手拿取毒蛇时,一定要胆大心细、随机应变,千万不能冒失行事。一旦被毒蛇咬伤,应立即停止捕捉,马上进行局部排毒处理,或服、敷相应的蛇药,并及早就医治疗。
二)消灭住宅区毒蛇的隐蔽场所杂草丛中、乱石堆下,洞穴较多的地方,是各种昆虫、青蛙、蟾蜍、老鼠等繁殖或栖息的良好场所。这些小动物均繁殖得又多又快,它们也是毒蛇的喜食饵料,加之各类洞穴又是毒蛇天然的“住宅”,所以,无论是毒蛇还是无毒蛇,都比较喜欢到这些地方来。在蛇类猖獗的山区或平原,毒蛇还常常会因追捕青蛙、老鼠等而进入住宅中。有些毒蛇因爱偷食鸡蛋和鸭蛋,也会进入住宅内。它们藏身于住宅附近的洞穴之中,常活动于房前屋后,很容易被人不小心误踩导致咬伤。
如果把居住房屋周围的杂草铲除干净,乱石清除运走,修补好墙体缝隙,整修鸡鸭栏舍,消灭老鼠和昆虫,断绝毒蛇的食物来源,切实搞好环境卫生,消灭毒蛇的隐蔽场所,就能有效减少毒蛇因寻捕食物,而误人住宅伤人。
三)普及蛇伤防治知识预防蛇伤首先要从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人手,普及蛇伤的防治知识,消除人们长期以来存在“见蛇就怕”的恐惧心理,变被动的怕蛇避蛇,为主动的防蛇治蛇,真正使蛇类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化害为利,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四)药物防蛇我国民间流传着利用雄黄、硫黄等物驱蛇的经验。由于这些物质具有浓郁的气味,所以在外出旅行或到野外活动时,身上佩带着这些物品,既可除病又能防止毒蛇咬伤,可谓一举两得。
常用的驱蛇药物有山鸡辣根、旱烟油、竹叶椒、一枝黄花、鱼腥草、徐长卿、芥菜子、辣蓼、石蒜全草、樟脑、乌桕嫩叶、蛇含草、鸡屎藤、侧柏、白茅根、大血藤等等。据说佛甲草捣汁涂抹在手上,也有相当气味,可以抑制毒蛇开口,故有“枉开口”之名。
五)预防无毒蛇的伤害无毒蛇咬伤人时,它虽没有毒液排放,但皮肤不好的伤者仍要做适当的处理,如洗冲、消毒等。另一类比较巨大的无毒蛇--蟒蛇,因其体长粗大,且力气也大,身体能灵活地蜷曲缠绕,形成强大的绞杀力,它能缠绕较大的哺乳动物,使其因呼吸窒息而死亡。然后,蟒蛇再慢慢吞食。如果人被它缠绕至颈部、胸部,也会因呼吸窒息、循环衰竭而毙命。所以,当人们在野外遇到或捕捉此类大型的蟒蛇时,要特别加以小心、谨慎,千万不要被它缠住身体。万一被缠绕住可迅速在地上打滚或滚向坡下,设法挣脱它的缠绕,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解脱。被蟒蛇缠住后,还可用手使劲地抠其鼻孔,使它的鼻孔受到强烈的刺激而松劲;或趁它受刺激后,减缓缠绕的那一瞬间而快速脱身。一旦上述方法无法实施时,千万不要灰心或惊慌,一定要打起精神,设法腾出双手紧紧地卡住蟒蛇的颈部,使其因窒息而停止缠绕,从而脱身或捕捉。
此外,无毒蛇中的王锦蛇,俗称“蛇王”或“菜蟒”,体长可达2.5米以上,体重达5~12公斤。因它动作敏捷,性情残暴凶猛,且会爬树,若在野外遇到或捕捉此类蛇时,对付的方法可同蟒蛇,但出手的速度必须快、准、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