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伤中毒程度的估计
当毒蛇咬伤的诊断成立后,为了使病人得到合理的治疗,以期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就要对每个蛇伤患者的中毒程度,有一个正确的估计。人被毒蛇咬伤后的中毒程度,主要取决于注入人体的毒液量多少,这与毒蛇的种类、被咬伤者的体重差异有关。大多数毒蛇咬人后,不一定会立刻引起伤者全身中毒,因为还需要一个被吸收的过程。但在一般情况下,吸收快则发病快,吸收慢则发病慢。所以,医务人员只要抓住这个特点,趁大部分蛇毒还没有被吸收之前,尽量使被咬者减少伤肢活动,从而也就减少了淋巴液的回流速度,减慢人体对蛇毒的吸收。另一方面应尽快将停滞在局部的蛇毒排除体外,用民间方法或物理、化学疗法去破坏蛇毒,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中毒致死的危险性。因此,在估计被毒蛇咬伤者的中毒程度轻重时,应从以下3个方面来估计。
一、中毒程度与注入人体的蛇毒量多少有关一般来说,排毒量大的毒蛇,其注毒量也多,在临床上所造成的危险性和中毒程度,往往要比排毒量少的毒蛇中毒情况严重得多。凡是排毒量大与毒性强度大的毒蛇,大多咬人致伤或致死的危险性都很大。以眼镜王蛇为例,它是所有毒蛇中排毒量最大的剧毒蛇,加上它的毒性强度也很大,由它造成的蛇伤死亡率占众毒蛇之首。据有关统计资料表明,它一次的平均排毒量为101.9毫克,而这种蛇毒平均一个人的致死量为12毫克。由此可以知道,它的一次平均排毒量比一个人的致死量要高9倍以上。相反,凡是排毒量少和毒性强度弱的毒蛇,其咬人致伤或致死的危险性就比较少,以竹叶青咬伤为例,它的排毒量很少,对人咬伤的致死剂量仅为100毫克左右。在临床上,因竹叶青咬伤致死的患者是极少见的,只有在云贵两省,有被竹叶青咬伤致死的报告。这样看来,是否又可以认为,凡是被眼镜王蛇咬伤的患者一定会死亡,而被竹叶青咬伤的患者就一定没有危险呢?对这个问题,应从它在咬人时注人人体的蛇毒量多少,及救治是否及时为依据。如被眼镜王蛇咬伤时,仅是被毒牙刮伤了一下,由于被咬的时间短暂而又不深,注入人体的毒液量也很少或救治及时,这样的话,被它咬伤的患者就不一定会引起严重的中毒或死亡。那么,被竹叶青咬伤中毒后有没有死亡的危险,还要做具体的分析,如果被它咬伤到头部、颈部等部位,由于局部中毒后肿胀十分明显,会压迫到气管,则可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如救治不及时,那就有造成死亡的危险了。
二、中毒程度与毒蛇的种类有关毒蛇的种类不同,所引起的中毒程度表现也各不相同。以银环蛇和眼镜蛇为例做比较,按银环蛇毒对人体的致死量为1毫克计算,它一次的平均排毒量为4.6毫克,就足以毒死4~5人。按眼镜蛇毒对人体的致死量为15毫克计算,它一次的平均排毒量为79.7毫克,这个毒量足以毒死5~6人。虽然,银环蛇的毒性强度要比眼镜蛇的毒性大得多,而眼镜蛇的排毒量又明显多于银环蛇。所以,被这两种毒蛇咬伤中毒后致死的危险性同样存在。
三、中毒程度与被咬者的体重、性别、年龄有关,也与其健康程度有关如年老、体弱、儿童、妇女(尤其是月经期和妊娠期)、原有肝肾功能疾病者,被毒蛇咬伤后,一般中毒症状较为严重。同时,如头、颈、胸等部位或血管较丰富部位被咬伤,特别是被较大的毒蛇咬紧不放,或被咬伤后处理不当或救治不及时。再者,被咬伤者因精神过度紧张或跑动较多等,这几种情况下的中毒症状,一般也较严重。
四、中毒程度与毒蛇伤人时所处的状态有关在夏天,刚刚进过食的、人工饲养的毒蛇毒液量较少,其毒液一般比较缓和。处在饥饿中的毒蛇和冬眠初醒的毒蛇其毒性强度较大。还有在生殖期的毒蛇,性情格外凶猛,在咬人时便会孤注一掷地排尽毒液。这几种情况下的咬伤中毒比较严重,一定要引起充分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