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蛇的视觉和听觉
眼镜蛇一般听不见声音,这是因为蛇类没有外耳、中耳,鼓膜、鼓室和耳咽管,没有东西将声波的压力脉冲变成振动并传至内耳,不能听到声波,但是眼镜蛇有听骨(耳柱骨)和内耳。蛇中耳的听骨一端连于内耳的卵圆窗(前庭窗),另一端不连于鼓膜而连于悬附下颌的方骨附近的横骨上隅肌的内侧方。眼镜蛇身体紧贴地面活动,对外界震动如人或动物接近的脚步声对地表产生的震动,可以通过贴在地面的蛇的骨骼(肋骨)经听骨、经耳柱而传递到内耳,它的脑就能够接收经由听神经传来的震动。所以打草惊蛇可以使蛇惊逃,从而避免人被蛇伤。据测定,眼镜蛇能披受的声波的频率一般在100~700赫兹。此外,与耳有联系的耳迷道可与眼睛和肌肉协同作用产生平衡觉,使眼镜蛇能够将身体对称弯在树枝或栅栏两边来保持平衡。
眼镜蛇的视觉器官是它的眼睛,位于蛇头的两侧,眼球由最外层的巩膜、中间层的角膜和内层的脉络膜组成。巩膜不透明,有保护眼球的作用;角膜透明,中央有圆形瞳孔。由于蛇眼没有能活动的上下眼睑,也没有瞬膜,所以蛇的眼睛都是睁着的,不能闭合。当蛇蜕皮时也会蜕去透明网膜表面的角质层。喜欢在白天活动的蛇,眼较大,瞳孔圆形,但视觉并不发达,这类蛇的视网膜细胞以大单视锥细胞和双视锥细胞为主,可适应白天视物,如眼镜蛇、眼镜王蛇等属比类型。而大多数夜间活动的蛇怕强光,喜欢在白天隐伏,夜间活动,瞳孔多为直立椭圆形,可避免白天的强烈光线,到晚上则散大圆形。如金环蛇、银环蛇等大多数夜间活动的蛇,视网膜
的视细胞以被杆细胞为主,适应于夜间视物,使蛇能在晚上微弱光线下产生视觉而看见物体。盲蛇科的蛇眼隐藏在鳞片之下,只能感觉到光亮或黑暗。其他穴居蛇类的眼也比较少,视觉不发达。如I尖吻蝮、竹叶青、蝮蛇等蛇多于晨昏外出活动觅食,这类蛇的视网膜的视细胞昼视、夜视细胞兼有。
眼镜蛇的晶状体几乎是球形的,对于远近距离不同的物体,由于泄n改变曲率的相应的肌肉,其曲率也就始终不能改变,只能靠不同的一组肌肉把晶状体像照相机的透镜一样整个地移远或靠近视网膜来聚焦,这种调节的范围是有限的,蛇类除少数树栖种类外。眼镜蛇的视觉不敏锐,尤其对于静止的物体不敏感,眼镜蛇的远视力是很差的,只能看见较近距离的物体,距离1米以外的物体几乎很难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