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生产环境和人员的管理
一、环境及举措措施控制 鹑舍与设备器具设计公道,可有效预防鹌鹑舍外有害病原微生物侵入。 (一)鹌鹑饲养场址的选择 应从保护人和动物安全的角度出发,贯彻隔离原则,使鹌鹑场阔别居民区、其他畜禽出产场所、集贸市场、大型工矿企业和交通要道 (最好有1.5--2.0公里的间隔)。鹌鹑场的设置应公道利用地势、天气前提,按照地势高低、天然风向等分隔饲养空间,在鹌鹑场的优势处应无畜禽、化工等污染源。 (二)公道划分功能单元 从人和鹌鹑的保健角度出发,按照各个出产环节的需要公道划分功能区(一般包括孵化室、育雏舍、仔鹑舍、种鹑舍、蛋鹑舍、育肥舍、饲料库和兽医室等)。区域划分应便于对人、鹌鹑、设备、运输甚至空气走向等进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控制,能够提供可以隔离关闭的单元或区域,以便发生题目可以紧急处理,达到隔离目的。场内应分设净道和脏道,净道专门运输饲料和产品( 蛋、肉鹑等),脏道专门运送粪便、尸体和垃圾。净道和脏道不能交叉。 (三)房舍建筑 应留意相对密闭性,鹌鹑舍的设计和建造不得留有任何飞鸟或野生动物进入鹑舍之处,所有启齿处都应有孔径小于1.5厘米的网罩。鹑舍地面和基础最好为混凝土结构,防止啮齿动物打洞进入鹑舍。地面应有一定的倾斜度,便于清洗和消毒。 (四)附近环境 鹌鹑舍附近15米范围内的地面都要进行平整和清理,最好是水泥路面。周边环境的清理以尽可能减少和杀灭鹑舍附近病原为目标,常常清洗和消毒,保证良好的环境卫生。 (五)舍内的温度、湿度 环境应知足鹌鹑不同阶段的生理要求,以降低鹌鹑发生疫病的机会。鹌鹑对温度极敏感,育雏舍温度应在30℃以上,成鹑最适温度为2 0--25℃;鹑舍相对湿度为55%。同时还应做好舍内透风,以防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中毒。 二、职员治理 正视人在鹌鹑疾病传播中的潜伏作用,防范因职员活动带来的危害。 (一)专门设置供工作职员出入的通道 在通道对工作职员接触的常规防护物品进行彻底的清洗及消毒处理,以最大程度的防止人对病原的携带和传播。 (二)杜绝一切外来职员的进入,谢绝参观访问 尽可能减少不同功能区工作职员的相互走动,假如实难避免,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清洗和消毒措施。 (三)对工作职员的要求 所有进入鹌鹑饲养场的职员必需遵守安全防疫轨制,出入出产区必需淋浴、更衣,防止场与场之间交叉感染。如无法做到洗澡淋浴,则必需更换消毒过的、洁净的全身套服和工作靴。进入和离开每栋鹑舍时,工作职员和来访职员要清洗、消毒双手和鞋靴。另外,还应留存来访职员的有关信息记实,包括姓名、单位、来访目的、时间以及曾到过哪些畜禽饲养场所等。 (四)走访顺序 假如出产治理职员一天内必需走访一个以上的鹑场,应先走访日龄最小的鹌鹑场。 (五)培训与体检 常常对工作职员进行生物安全知识培训,所有工作职员应按期进行健康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