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建议
1 存在问题
1.1 科学防疫疫意识不强
1.1.1畜主防疫实施主体责任不明确 许多养殖业主认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是政府、畜牧部门的事,与自已无关,强制免疫政策难以落实;对疫病防控技术部门提供的技术方案、防疫物资不信任,轻信疫苗推销商的宣传,不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或未从正规渠道购进相关药物和疫苗开展免疫,影响防控效果。
1.1.2 防疫从业人员科学防疫意识不强 防疫人员平常不注意知识的更新和学习,不按疫苗使用说明、不按免疫程序、不按免疫操作规范实施免疫,按经验开展免疫工作,免疫质量难以保证。
1.1.3 规模养殖场防疫管理不规范 许多养殖场的选址不合理、布局不范,防疫设施简陋,防疫制度不健全,无专业的防疫技术人员,防控措施落实难度大。
1.1.4 疫情预警预报困难 随着动物防疫责任的不断加大,一些相关单位和业主少报瞒报疫病,常常造成疫情信息采集困难,导致疫病防控经常处于被动状态。
1.2 培训工作不到位 培训方式单一,技术理论培训多,与养殖户互动培训少;乡镇组织的培训由于教师自身素质的不足,导致培训只注重形式、不注重质量效果甚至不开展培训。
1.3 工作督导不深入 督查工作往往由行政领导牵头,对督查组没有考核措施,导致督查工作出现重组织措施督查、轻技术措施督导;主观评价、人情判断的多,专业角度的效果评价和判断的少,工作督查目的难以实现。
2 应对措施
2.1 创新培训方式,增强科学防疫意识
2.1.1 以专家牵头,开展“小分队”培训 基层重大疫病防疫技术培训主要采用的是分级培训,这种培训方式往往会导致培训效果的逐层降低。变分级培训为“小分队”培训,采取抽派工作经验丰富的高级兽医师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专家培训小分队,直接深入基层,对所有规模养殖场兽医、乡镇畜牧兽医站职工、村级动物防疫员进行了业务知识和防疫技能培训,不仅可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还可以保证防控技术标准的统一。
2.1.2 以示范引领,开展“榜样式”培训 利用畜牧项目资金,按照“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处理无害化、监管常态化”的“六化”要求,统一打造标准化养殖场(养殖小区),将防疫规范化管理具体化,打造样板;通过组织适度规模养殖户业主、驻场兽医、村级动物防疫员到标准化养殖场(养殖小区)进行参观学习,达到百闻不如一见的效果。
2.1.3 以信息为载体,开展“网络化”培训 除了印发培训资料、理论说教等传统培训形式方法外,还要利用现代视频传媒信息技术,将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动物免疫消毒常见错误、动物免疫消毒操作要领等统一制作成幻灯片和音像资料,将防疫知识、防疫技能直观、生动的展示给培训人员,便于培训人员对培训知识的理解、接受和消化。
2.1.4 以标准为基础,开展“一帮一”培训 在养殖管理、疫病防控上,若只依靠专家力量进行疫病防控培训,常常造成培训知识的普遍化,没有具体问题具体指导的针对性和及时性。采取每个标准化示范场结对帮扶一个适度规模养殖户,帮助其提高养殖技术,指导其做好疫病防控;同时,养殖户可以互相交流养殖管理和疫病防控经验,达到培训互动的效果。
2.2 创新监管模式,增强科学防疫责任
2.2.1 对散养户防疫实行“一卡三责”制 建立动物防疫明白卡,将防疫情况记录在卡,并张贴在养殖场所,强化防疫服务监督;落实局与乡镇站、乡镇站与防疫人员、乡镇站与养殖户签订三个动物防疫责任书,将散养户的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落实到基层单位、具体工作人员和养殖户,做到免疫事项全公开,防疫人员、防疫任务、防疫职责三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