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驴育肥的技术方法
肉驴的育肥,依其性能、目的和对象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按性能划分,可分为普通肉驴育肥、高档肉驴育肥;按年龄划分,可分为幼驹育 肥、青年驴育肥、成年驴育肥和淘汰驴育肥;按料别划分,可分为精料型育肥、粗精料结合型育肥。
①幼驴育肥技术:幼驴育肥是否成功,取决于对育肥驴本身生产性能的选择、育肥期的饲养管理技术、饲养和环境条件、市场需求的质与量以及经营者的决策水平。
幼驴育肥时育肥前期日粮以优质精料、干粗料、青贮饲料、糟渣类饲料为主,育肥后期以生产优质品和产量高的驴肉为主要目标,提高胴体质量,增加瘦肉产量。
幼驴育肥在设计增重速度时,要考虑三个方面,即胴体脂肪沉积适量、胴体体重较大和饲养成本低。品种不同,设计的增重速度也要不同。 幼驴育肥时应群养,无运动场,自由来食,自由饮水,圈舍应每日清理粪便1次,及时驱除内外寄生虫、防疫注射,采用有顶棚、大敞口的圈舍或者采用塑料薄膜暖棚圈技术。及时分群饲养,保证驴生长发育均匀,及时变换日粮,对个别贪食的驴限制采食,防止脂肪沉积过度,降低驴肉品质。
②阉驴育肥技术:阉驴的育肥技术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精料型模式:实施精料型育肥模式必须考虑适宜的驴品种,高精料的饲喂技术主要包括日粮配方、饲喂技术和管理技术、育肥的最终体重指标和胴体等级指标。
实施精料型育肥模式应以精料为主,粗料为辅;该育肥模式可以大规模,便于多养,满足市场不同档次的需要,同时应克服饲料价格、架子驴价格、技术水平和屠宰分割技术等限制因素。
前粗后精模式:前期多喂粗饲料,精料相对集中在育肥后期,这种育肥方式常常在生产中被采用。前粗后精的育肥模式,可以充分发挥驴补偿生产的特点和优势,获得满意的育肥效果。
在前粗后精型日粮中,粗饲料是肉驴的主要营养来源之一,因此,要特别重视粗饲料的饲喂。将多种粗饲料和多汁饲料混合饲喂,效果较好。前粗后精育肥模式中,前期一般为150~180天,粗饲料占30%~50%;后期为8~9个月,粗饲料占20%。
糟渣类饲料育肥模式:糟渣类饲料是肉驴饲养业中粗饲料的重要来源,合理地进行利用,可以大大降低肉驴的生产成本。糟渣类饲料可以占日粮总营养物质的35%~45%。
利用糟渣类饲料喂肉驴时应注意以下事宜:不宜把糟渣类饲料作为日粮的惟一粗饲料,应和干粗料、青贮料配合;长期使用白酒糟时应在日粮中补充维生素A,每日每头 1万~10万国际单位;糟渣类饲料与其他饲料要搅拌均匀后饲喂;糟渣类饲料应新鲜,发霉变质的糟渣类饲料不能使用。
放牧育肥模式:在有可利用草场的地区采用放牧育肥,也收到良好的育肥效果,但要合理组织,做好技术工作。一是合理利用草场,充分利用草场资源。南方可全年放牧,北方可在5~11月份放牧,11~4月份舍饲;二是合理分群,以草定群,依草场资源性质合理分群,每匹驴约占20~30平方米的草场;三是定期驱虫、防疫。放牧期间夜间补饲混合饲料,每匹每日补饲混合精料量为肉驴活重的1%~1.5%,补饲后要保证充足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