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农贸市场协会成立 菜价将便宜至少20%
昨日上午,成都市农贸市场协会正式宣布成立,王书峰任协会第一届理事会会长。他在大会上承诺:接下来协会将全力当好市民菜篮子的“管家”。首先要在农贸市场设立平价蔬菜专区,市民可买到蔬菜基地直供的便宜蔬菜。
菜价将便宜至少20%以上
王书峰介绍,一棵大白菜要从蔬菜基地到市民餐桌,要经过一级、二级批发市场,再到农贸市场,最后才装进市民的菜篮子。完成这一圈“旅行”后,大白菜的价格也翻了几倍。
搭建产供销一体化合作平台后,蔬菜基地的大白菜可直接供应农贸市场,省掉中间环节,直接帮市民省钱。
他还举例,有零售商想在农户那里批发100斤黄瓜。因为量少很容易被拒绝,但通过供销一体化合作平台,可以将众多小的零售商“组团”。“10个零售商就是1000斤。”王书峰说,因为省略了中间环节,在“平价蔬菜专区”购买的蔬菜将便宜至少20%以上。
“如何为老百姓提供更为舒适、安全的‘菜篮子’服务,是下一步将要开展的重要工作。”王书峰说。
王书峰介绍,目前已在成都市10家农贸市场设立“平价蔬菜专区”,“形成完善的管理流程和机制后,将在成都市70多家会员单位农贸市场逐步推行,让更多市民吃到平价蔬菜。”
缺斤少两可向协会投诉
目前成都市共有农贸市场495个,主城区农贸市场174家,网点布局基本形成。
王书峰说,不过,农贸市场在发展中还是有一些问题和困难。他举例,大部分农贸市场为民营市场,租金是市场唯一的利润来源。如今,管理公司既不敢越租金“红线”,又面临运营成本不断上涨的压力。
为了缓解经营压力,王书峰在思索新的路子:“管理公司也可以设立自产自销区,进入产品经营。”王书峰说,今后,协会将探索农贸市场连锁管理和新的盈利模式,创建更多一流样板农贸市场。
另外,协会还将设置评估和监管机构,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农贸市场“达标”评比,实施“评分制”;开展农贸市场专业人才培训,扩大农贸市场行业对外交流与合作;市民遇到缺斤少两、假冒伪劣等情况,也可向协会投诉,协会将出面协调维护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