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河畔金叶灿--四川冕宁县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纪实
四川省冕宁县,历史上著名的彝海结盟发生地,安宁河谷板块园区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
每年烟叶生产时节,冕宁县回龙镇烟农王国云都忙得不亦乐乎。尽管累些,但他感觉很值:“过去一家人就靠那一亩三分地,收入很有限,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自从种烟以后,收入比以前提高了,这日子呀,那叫一年一个样!”
“今年,我家种了20多亩烟,只要按照烟草公司的技术要求管好烟叶,把质量搞上去,今年也会有个好收成!”说到这里,王国云开心地笑了。这样的笑容背后,是冕宁县对走现代烟草农业发展之路的坚持。
专业化服务让烟农轻松种烟
烟叶育苗有专业化育苗工场、移栽有自动化移栽机、烘烤有密集式烤房群……近年来,冕宁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按照“政府引导、行业扶持”的原则,以基地单元为依托,以种烟乡镇为单位,成立烟叶生产专业化合作社。比如,回龙镇烟叶综合专业化合作社下辖5个专业化服务队,队员100余人,为当地17000余亩烟田提供育苗、机耕、移栽、植保、烘烤和分级等各环节的专业化服务。
整个烟叶生产过程中,育苗是第一步,烟苗的好坏决定了烟叶的长势。“我们的育苗户都是责任心强、技术好的烟农。他们从育苗的第一步开始,就严格按照技术要求操作。”冕宁县局(分公司)副经理刘从忠说。
2005年起,冕宁县陆续在种烟乡镇修建集中连片的密集式烤房,回龙镇烟农邓明雄成了首批受益者。“这种新式烤房只要把控制箱的温度、湿度设定好就行,不用总盯着,一个人可以看几个烤房,省事得很。”说起密集式烤房,这个朴实的农家汉子赞不绝口。
“传统烤房一次最多能烘烤5亩左右的烟叶,烘烤周期5~7天。”冕宁县局(分公司)烟叶科副科长姚先洪介绍,由于传统烤房智能化程度低,烘烤时需要专人昼夜守候,有多年烘烤经验的人才能熟练操作。而密集式烤房一次能烘烤18~20亩烟叶,1个专业烘烤人员就可掌控5个烤房,大大节约了人力。
“比起以往,现在种烟轻松多了。从刚开始的育苗到后面的烘烤分级,都有专门的服务队提供便利、实惠的服务。咱们种烟的成本下去了,收入也就相对增加了!”邓明雄兴奋地说,“这样一来,我们种烟的信心就更足了!”
专业化育苗、机耕、移栽、植保、烘烤、分级,加上工场化的生产模式,不仅保证了烟叶的质量,解决了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也让烟农从烟叶生产各个环节中解放出来。不少烟农利用这段空闲打短工贴补家用,增加了家庭收入。
烟基项目打牢烟叶生产硬件基础
从2007年开始,为了方便烟农耕作,提高土壤质量,冕宁县局(分公司)在行业和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积极投入资金,干了一件让当地烟农感到“很值”的大事——烟田土地整理。为了保证整理后的土壤肥力,冕宁县局(分公司)还指导烟农积极施用农家肥。
回龙镇哈哈河坝周边的乱河滩,经过多年的土地整理,如今已是万亩连片的黄金烟田。
据当地烟农卢自豪介绍,以前的哈哈河坝周边机械化耕作困难,每到种烟时节,烟农们都得雇很多帮工,种植面积较大的烟农,每年仅烟叶移栽一季就要花费几千元工钱。
“土地经过整理,能进行机械化耕作了,雇工少了,开支小了,大家种烟收益更高了!”卢自豪由衷地感叹。
2013年,冕宁县15个种烟乡镇遭受不同程度干旱灾害。得益于近年来烟草行业投资兴建的烟水配套工程,除零星地块外,全县烟叶生产几无损失。
自2005年烟草行业开展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以来,全县通过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综合配套、分步实施,有效改善了全县烟区生产条件,提高了烟叶综合生产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烟基项目承载了烟农太多的希望,得到了烟农的有力支持,许多人一提到烤房、烟路,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幸福感对于大家来说很重要。烟农的积极配合让我们看到了发展的希望。”冕宁县局(分公司)副经理何荣说。
新能源应用提升烟农生产生活水平
2013年,烟草行业投入资金在冕宁县回坪乡横路村建设太阳能提灌站一座。整个提灌站累计投入资金223万元,包括太阳能泵站一座、输水管道3000米、1000立方米蓄水池一口、太阳能电池板184块、专用水泵3台(套)。
“过去移栽都要看‘老天爷’的脸色。由于每年的移栽时期天气热、雨水少,少数烟苗栽下后不成活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在就不一样了,自从有了大水窖,哪怕是再干再旱的天,我们也能让所有烟苗栽下就活。不光是种烟,就连平时的生活用水都方便了。”说起提灌站,横路村四组组长丁云芬赞不绝口。
近年来,冕宁烟区以打牢烟叶生产基础为重点,着力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步伐,致力于实现烟叶“提质增效”、烟农“减工降本”。他们通过将太阳能、风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引入当地烟叶生产,在全县探索提高烟叶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