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动物食品中药物残留的现状及其应对措施
摘要:食品安全已成为全人类一个公共卫生的问题,是人们关心的焦点和茶前饭后议论的话题。作者就动物食品中药物残留的现状及其应对措施作一分析,仅供同仁们参考。
关键词:动物食品;药物残留;现状;对策
1.药物残留的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动物食品国际贸易的频繁,食品安全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动物食品安全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其中最突出的是兽药残留问题。兽药在畜牧业生产中被广泛用于促进动物生长,防治动物疾病,改善畜产品质量,但不可避免的一些兽药原体及其有毒代谢产物,降解物和杂质会残留子动物体内和环境中,这就是兽药残留[1]。兽药残留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隐患,人们通过食用动物性食品而在体内蓄积残留的药物,将对人身体造成严重的影响。
1.1“三致”作用 科学家发现某些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可能对人体产生致癌、致畸和致突变作用。饲料添加剂加米他布尓,能导致多数新生仔猪先天性畸形;饲料添加剂加乙烯雌酚等促生长的激素药物,人吃了含这些激素残留的动物食品,能诱发女性乳腺癌、卵巢癌等疾病,还会导致女童普遍早熟等不良效果;为増加动物的瘦肉率,饲料中添加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等会引起人类“瘦肉精”中毒;出现心跳过速、肌肉震颤、心慌、恶心、呕吐等症状[2]。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残留导致的中毒事件不断出现,如欧洲发生的二恶英污染禽肉亊仵,给世界许多国家带来不同程度的恐慌。人食用二恶英后可引起人体软组织、结缔组织、肺和肝肿瘤,降低男性精子数和性功能,降低女性受孕率,甚至对后代产生有害影响(婴儿出生缺陷,如腭裂)。
1.2过敏反应 许多抗生素被用作治疗药物或饲料添加剂,其中有少数抗生素能致敏易感个体,如青霉素、磺胺类、四环素类和某些氨基糖苷类药物,其中又以青霉素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过敏反应最为常见,也最为严重。轻者引起皮肤瘙痒、皮炎和荨麻疹,重者引起急性血管性水肿、休克甚至死亡。
1.3激素作用 性激素及其类似物主要包括甾类同化激素和非甾类同化激素。动物性食品高浓度的激素残留,一旦被人食用后可产生一系列激素样作用,如潜在致癌性、发育毒性(儿童早熟)及女性男性化或男性女性化现象。
1.4导致病原菌产生耐药性 经常食用低剂量药物残留的食品可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动物在反复接触某一种抗菌药物的情况下,其体内的敏感菌受到选择性的抑制,从而使耐药性株大量繁殖,并通过动物性食品进入人体,当人发生这些耐药菌株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时,就会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
1.5破坏人的肠道菌群平衡 研究表明,有抗菌药物残留的动物性食品,可以对食用者胃肠的正常菌群产生不良影响,部分敏感菌受到抑制或被杀死,致使菌群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某些条件性致病菌可能大量繁殖,损害人类的健康。
2.应对措施
2.1加快立法,健全兽药使用法规 为了提高我国动物食品的质量,我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卫生法》、 《兽药管理条例》等。但这些法律、法规大多都是部门(起草)立法、带来很多弊端。如食品卫生法是由卫生部门起草的法规,就没有涉及兽药残留问题,另外,法与法之间不衔接。鉴于上述原因,我国应该尽快修改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法规规章,使监督处罚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使法规规章更加科学,可操作性更强。
2.2完善药物残留监管体系 我国动物食品安全管理涉及多个部门管理,政出多门。由于没有一个相应的的直辖机构,造成了多头管理,各自为政。由于食品质量安全涉及从农场到餐桌的监管,任何一个环节控制不力,就无法保证最后的食品安全。所以首先应改革目前食品安全多部门分割管理的局面,实行统一管理体系。改革完善兽医管理体制,实行官方兽医制度,垂直管理,减少地方政府、其他执法部门及人为干扰,有效地将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向前延伸到动物饲养环节。
2.3研制新型无公害动物药品 新型兽药,是指功效上可以替代传统兽药,并且对人和动物健康安全、无污染、无残留的绿色环保药物。随着科技的进步,兽药生产企业应当加大科技投入,积极开发高效、低残留新兽药和兽药新制剂,替代残留大,易产生抗药性的药物,减轻药物残留的危害。在我国可根据国情,政府应重视、鼓励对中草药兽药、微生物制剂等高效、低毒、无公害的兽药或药物添加剂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效南, 动物产品药物残留的危害及其控制对策. [J]吉林农业,22011(04)。
[2] 蒲大章,《一种兽用清热消食通便液及其制备方法》可行性分析报告书[M]江苏,南京安启达技术推广服务有限公司,2014(11)6—7。
作者简介:蒲大章(1967—),男,汉族,四川平昌人,大学,高级兽医师,官方兽医,中国兽医协会会员,四川省兽医协会员,获国家发明专利3项。研究方向:动物防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