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因何快速消失
这个题目比较大,牵涉面很广,非一篇博文所能写完。这里,只能简而述之。
何谓“传统村落”?
所谓“传统村落”(即现在说的“古村落”)的内涵,不应仅仅指保存有传统村落格局和传统建筑的村落。“传统村落”除了有“活”的躯体,还应有传统的民俗民风、民间信仰、管理机制和文化教育等“灵魂”类的内容。
“活”的躯体(村子里有人生活)应该是最基本条件,没有人住的“古村落”如同僵尸,占用十分稀缺的土地资源,实在没有保存的必要。广东某地有一个保存很好的“古村落”,但村里一户居民都没有,进到村子里阴森森的,使人感到恐怖,这是一个“死村”。现在“开发”搞“旅游”,收5块钱门票。我想,我们不应该是倡导保护这样的“古村落”吧?
传承几千年的“传统村落”是有灵魂、有文化内涵的,它其实是我们民族的根脉所在。我们所说的“保护古村落”,就是要保护我们民族的根脉。
“保护传统村落”不仅仅是保护几幢老房子和村落格局。“保护”包含维护现有村落格局,保护传统建筑这些“硬件”;还要让村里有人住,村子是“活”的,并且保存长期传承下来的灵魂类的东西——这是“软件”。有“硬件”有“软件”,才是严格意义上的“传统村落”。
再来说说“消失”或“消亡”。
消失指的是“逐渐减少以至没有”,消亡指的是“不再存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消失”或“消亡”,是怎样一个状况呢?
“传统村落”的消失,大约是指由于“城市化”的波及,特别是近一二十年来,大量人口流向城市和集镇,村民外迁,原有村落被废弃或将要废弃;还有一种是指传统村落被任意“改造”,已经面目全非,不是原有的村落了——如果不包含“软件”的“传统村落”。这样表述应该没多大问题。
但是,我们所说的完整的“传统村落”应该是包含“软件”在内的。而包括“软件”在内的传统村落的消失,应该早就开始了。
1949年以后,农村经过多次运动和改造,早已不是延续千年的“传统农村”了。土改、镇反、统购统销、合作化、大跃进、办食堂、炼钢铁、人民公社、“三年困难时期”、四清、“破四旧”、“文化大革命”、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运动。消灭“地主富农”的同时,也消灭了农村“乡绅”;土地归“集体”以后也同时没收了原有的“族庙公产”(不属地主所有的公益性财产和寺庙财产,如“学田”、“族田”和寺庙所有的田产),“公益事业”和乡村教育只能完全依赖政府;山林产权不明,造成乱砍滥伐;民间信仰经过“批判”,成了“封建迷信”,人人喊打,现在恢复,但已不是原来的那么虔诚,而是夹带了私利和铜臭;传统道德教育被批判后难以恢复;“乡规民约”和一些有效的管理措施不复存在;乡间精英和能人大多外流,一些不良分子乘机上蹿下跳……
很多乡村,其“内涵”早已不是当年的“传统村落”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大多数农村之所以还大体维持原貌(至少是外表),是因为城乡“二元制”,农民根本就不能离开农村,城市也无工可打。并非农民不愿意离开农村,而是他们无法离开农村……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虽然城乡二元制还没有完全废除,但是农民进城打工做生意不受限制了,不用证明了,不用粮票了,有了身份证连飞机都可以坐了,做一个月工的收入比在家种地一年还多,也有人做生意发财了……
“外流”(以前传统叫法)到城市,虽然背井离乡,虽然买不起房,只能租住在“城中村”。但是,还可以看到“希望”,不是很多老乡已经买起了房,成了真正的“城里人”了吗?
在“外面”,虽然都是陌生人,办事不容易,但城里人好歹还讲一点“法律”,讲一点“规矩”,有什么事还可以“申诉”。何况,在城里,也可以找一些“老乡”结成帮,出门在外的老乡更讲交情。不像在老家更是“丛林社会”,全靠“势力”和“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