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友鹏:视觉中的粮食安全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
从国家层面看,不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不稳定粮食种植面积,要降低农业对外依存度的压力仍然巨大。
据资料显示:2010年海南博鳌“首届中国(博鳌)农业科技创新论坛”认为,国以农为本,粮以种为先,种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必须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消除人类饥饿的战略高度,把依靠科技创新发展生物种业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强化种业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培育强势种业企业,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水稻是我国的第一大口粮,必须一如既往地支持水稻科研创新,加强科技攻关和推广。解决人们吃饭问题的忧患意识,提高粮食产量。
杂交水稻技术是我国自主创新并领先于世界的重大技术。40多年来,我国杂交水稻研究与应用,为我国水稻产量节节攀升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湖北省咸丰县坪坝营镇,20世纪70年代始推广种植杂交水稻。1983年度种植水稻19724亩的、单产409.13公斤、总产4034.8吨;2013年度种植水稻16950亩的、单产529.79公斤、总产8980吨。30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单位面积产量提高,2013年的水稻单产比1983年净增120.66公斤,增幅29.49%。
保住耕地
从国家层面看,要有切实可行的耕地保护制度,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稳定人们吃饭资源不受他用。
据资料显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目前中国乃至全球农业发展进入一个艰难的时期。难就难在农业特别是粮食发展的资源制约日益加大,面临着资源偏紧和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从一定意义上说,农业的丰足资源、廉价成本时代已成过去。我们越来越感悟到,人类在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自身的同时,由于一些观念和取向的误区,也在不同程度地破坏甚至毁掉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一些地方,由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一方面不断增加粮食消费需求,一方面又在减少发展粮食生产的资源,造成粮食产量增长率低于消费需求增长率。应该看到,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还是以增加农产品消费需求为前提的;现时期的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增加,又还是以增加农业资源消耗为基础的。这是中国乃至全球吃饭问题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因此,确保长远稳定解决中国吃饭问题,必须走中国特色的工业化、城镇化道路。要正确处理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不动摇农业基础地位,不影响现代农业建设。要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
总之,从国家层面看,粮食安全工作要以粮食高产超产品种与增产技术为重点,大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好科技准备;以粮食种业科技为重点,大力加强生物种业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积极培育农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强化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体制和机制创新,促进科研—示范—推广的良性互动;以培育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强化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以加强杂交水稻科技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契机,促进农业科技国际化。
亟待解决人地矛盾,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也是粮食安全的基础,对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作用巨大。尽管多数农民通过打工、创业增加了家庭收入,但部分家庭新增的人口无地,但他们寻找农民同等权利的愿望与日具增,特别是随着农副产品价格的提高,国家补贴力度的加大和土地流转规模的增加,这种愿望越来越强烈。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丰县坪坝营镇政府)